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秦始皇统一岭南南巡全州设零陵县
TUhjnbcbe - 2023/3/29 19:46:00
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作者:蒋咸喜(广西桂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秦始皇在完成吞并六国、统一华夏的旷世大业之后,到他途中病逝于沙丘宫为止,共有五次“出巡”之举。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这五次出巡的具体时间和行经之地及主要的举措。

史籍失载的秦始皇荆楚故地的一次出巡在《岳麓书院藏秦简(伍)》公布的《秦始皇禁伐湘山树木诏》(以下简称《诏书》)得到确认。该《诏书》颁布于秦始皇廿六年(前),使得完成统一的当年秦始皇出巡荆楚故地的重要*治举措得以确认,从而增补《史记》的漏载。

一,秦始皇诏书为秦始皇南巡荆楚苍梧故地,在今广西全州和兴安一带设零陵县提供了重要的新依据。

《秦始皇禁伐湘山树木诏》释文录出如下:

廿六年四月己卯,丞相臣状、臣绾受制相(湘)山上:“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内,南至苍梧,凌涉洞庭之水,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臣状、臣绾请:“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臣敢请。”制曰:“可。”廿七。

上述《诏书》所载秦始皇南至苍梧郡,登临的相(湘)山、屏山,望骆翠山,当指全州、兴安一带。

现就先秦苍梧郡和相(湘)山、屏山等分述如下:

1,先秦时期古苍梧的相关史料。

《战国策·楚策一》(卷14)载:“楚,天下之强国也。……南有洞庭、苍梧。”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载:“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此时的“洞庭、苍梧”是对“南楚”之地的泛称。

《里耶》秦简又载:“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

结合《里耶》秦简来看,楚苍梧郡在洞庭郡以南,位于楚国南界。

而《里耶》秦简所言的“苍梧输甲兵”是说苍梧(郡)正是用来为秦*南下做好准备的,同时也说明秦朝加强了对湘资流域及五岭一带的控制。

秦苍梧南部的秦县设置有零陵:《汉书·艺文志》(卷30)所载“纵横十二家”中有《秦零陵令信》一篇,“难秦丞相李斯”,可证秦始皇此次南至苍梧,在今广西全州置零陵县。

2,秦始皇诏书中的相山,即湘山,泛指古湘源全州、兴安二县沿湘江之山。

湘水和漓水有“相离”之说。

《水经注》:“漓水亦出海阳山。漓水与湘江,出一山而分源也。”

宋代柳开《湘漓二说》:“二水本一水也……盖者人以二水相离故名之曰相、曰离,后人加水云。”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湖广一·山川险要》:“湘江出广西与兴安县南九十里之海阳山,其初出处曰灵渠,流五里,分为二流,流而南者曰漓水,流而北者曰湘水。漓,离也,言违湘而南;湘者,相也,言有所合也。”这是“漓湘”一词最权威的释义。

《水经注》中还写到:“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

湘水(相水)向北流入全州。相山,即湘水(相水)流经之山,是为湘山。

3,秦始皇诏书中的屏山

屏山在全州县枧塘镇的湘江边上,距全州县城9公里左右。屏山下有红*长征发生湘江战役时突破湘江的屏山古渡,这里是湘江战役突破的四大渡口之一。

这里已成红色文化景点。

二,秦始皇26年设长沙郡在今全州县地置零陵县,有史料记录在案。

秦代的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涵盖了今湖南大部分地区,北起洞庭,南逾五岭,东邻鄱阳湖西岸和罗霄山脉,西接沅水流域。据明朝崇帧年间编《长沙府志》沿革记载,秦代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这是古代湖南或长沙最早的一批县级行*区域,其中的零陵县就是今广西的全州及兴安的东北部。

舜葬九疑是为零陵,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葬于全州,而在今全州县地设立了零陵县。汉武帝为纪念舜帝葬于全州,又在今全州县地设立了零陵郡。

司马迁根据史实,在《史记》中作出了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的历史结论。

如图:谭其骧《秦汉初长沙郡国南界示意图》

东汉学者应劭考证全州县地有零陵县。

应劭曰:“湘出零山(亦名零陵山),盖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注:今广西全州及兴安县的东北部)之南部也。”

应劭考证说湘水发源于零山,海洋山可能是零山的不同的名号。海洋山在始安县(今兴安县的西南部属于始安县,今兴安县的东北部属于零陵县)的北面,始安县所以就在零陵县的南面。应劭考证始安县北面的全州县地就是零陵县。

三,史料记载秦汉初期零陵县故城在全州县的咸水镇一带

秦汉初期零陵县故城(县治)在全州县西南的史料记载。

1、《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湘源(今全州县)南七十八里,有古城存。”

2、《广西通志.胜迹略》记载:“零陵故城在湘源(今全州县)七十八里。”

3、《辞海》记载:“零陵,古县名┅┅治所在今广西全州西南。”

4、《永州历史大事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置零陵县”“武帝元鼎六年(前)置零陵郡,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南。”

5、年的《零陵地区志》引用“零陵”制治时说在全州西南39公里处,是秦制零陵县。

6、新编《零陵县志》大事记:“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年),秦始皇设零陵县,县治所设于今全州县城西南39公里处。”

7、《全州县志》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于今县地置零陵县,治所在今县城西南39公里处。属长沙郡。”

8、永州市人民*府网点发布的《追溯古郡零陵(二)》写到:“为纪念舜帝,秦始皇将舜帝晚年活动过的地区设置为一个县,取名零陵(舜陵)县,第一次使零陵由地名变为县级行*区域名称。当时零陵县的县治设在今广西全州咸水乡,从而第一次使零陵这一地名的具体所指,……为全州咸水乡老拱桥边一带。”

“到了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在征服南越(百越)地区后,汉武帝设立了零陵郡,郡治也设在零陵县。”

9、零陵区人民*府网站发布的《零陵古城史话》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因境内有舜陵一一零陵,而设立零陵县,……零陵县最早的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咸水乡。”

10、湖南省舜帝陵基金会副秘书长、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理事、永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泽槐先生在《永州史话》中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与零陵县的设立: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当时,全国分为36郡,后增为40余郡。今湖南辖地分属长沙、黔中2郡。秦王朝在潇湘流域设立零陵县,县治在今广西咸水一带。”“元鼎六年(公元前年),汉武帝置零陵郡,郡治设在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咸水)。”

上述史料都记载零陵县治所(或零陵故城)在今全州县城西南39公里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始皇统一岭南南巡全州设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