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通高铁建高速脱贫摘帽建西南最大纺织
TUhjnbcbe - 2022/12/11 20:35:00

刘波封面新闻记者伍雪梅(图片由屏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路灯上的红灯笼、景观树上的彩灯、居民门口挂着的腊肉香肠、服装店购置新衣的居民······12月31日,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城一片喜气洋洋。明天,这个曾经的“国贫县”将迎来脱贫后的首个元旦节。这样喜庆的氛围,不止这一天。近五年,屏山县喜讯连连。通高铁、建高速、脱贫摘帽、建西南最大纺织城……

五年改变了什么?看成绩,说成果,感成效。今昔对比,城市大了,楼房高了,道路多了,产业兴了……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

回顾屏山“十三五”奋斗历程,重温五年来砥砺前进,屏山在脱贫奔康、道路建设、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为全县32万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建设中的仁沐新高速公路

八方通衢群众出行路子越来越宽广

年6月15日,成贵铁路成都至宜宾段正式开通运行。一大早,屏山站人头攒动,一大波屏山人在家门口乘坐高铁前往成都等地,从此,屏山正式迎来交通发展的高速时代。

12月27日,在屏山中都镇,仁沐新高速公路正加紧施工,年过六旬刘泽华是当地村民,见证了六十多年家乡因交通带来的沧桑巨变。如今,仁沐新高速公路从家门口经过,在附近设有出口,子女回家可节约一个多小时,他很是期盼两年后通车的日子。已具雏形的仁沐新高速公路穿云驾雾,翻山越岭,犹如长龙蜿蜒盘旋于山水间,屏山从此告别了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记者从屏山县交通部门获悉,新市至金阳高速公路已于年开工,即将施工的宜西攀大(丽)高铁、宜宾至新市高速在屏山境内均设有多个出口,贯通屏山东西,可彻底解决县腹域地高速通行的问题。

与此同时,屏山县抢抓机遇,不断突破交通瓶颈,优化路网结构调整,五年来共投入资金14.1亿元,实施交通扶贫项目个公里,实现全县11个乡镇国省干线全覆盖。县内设有5条公交线路、15台县城公交车、20台城际公交大型客车和台小型便民客车全部投入使用,实现通航水域.2公里,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日常出行需求。屏山已正式融入“宜宾市半小时核心经济圈”“川南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成渝两小时经济圈”,为屏山人走出大山看世界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群众出行的道路是越走越多、越来越宽广。

航拍屏山县城一角

产业春浓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

10月22日,在海拔多米大乘镇双峰村茶叶基地,寒气随着云雾阵阵飘来,让人们提前过冬,但在岩门秀芽体验中心地坝里异常暖心,专合社举行的分红活动把这里气氛搞火热了。当天,岩门韵绿农专社负责人张德兵,向该村的50余名贫困户代表分别发了元现金。“我家的茶叶可以摘鲜叶卖,还可以加入专合社管理,年底分红,来钱更多!”村民肖志珍的笑容挂在了脸上,她获得分红金后,还同其他村民认真听了由四川农业大学下派的专家讲授茶树管理知识。像肖志珍这样靠茶叶增收的村民,在当地占了大多数。

纺织产业园区一角

屏山立足于得天独厚丰富的富硒、足硒资源,屏山县委、县*府锁定茶叶主导农业21.5万亩,年产量1.6万吨,综合产值达到35亿元。通过整合资金、形成合力、成片规划、连片建设、集中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三带六点”茶产业布局。如今,屏山的富硒绿茶、生态抹茶、高档白茶(安吉白茶)发展迅速,正逐步走出宜宾,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该县还依托金沙江资源优势,集中打造沿江优势水果特产,已形成了以茵红李、龙眼、椪柑为主的20余万亩水果产业带,成为屏山县农民增收最重要、最稳定的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屏山按照“产城一体”的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形成“一园三区”的功能发展格局,主动对接浙江省海盐县,共建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目前户落纺织企业32家、总投资超亿元,当地约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屏山实现了从零到有、从少到多工业产业局面。根据发展规划,到年,屏山将建成总产值超亿元、税收超12亿元、就业3万人的纺织产业集群,建成宜宾千亿纺织产业核心区、西南最大的现代纺织城。

屏山的茶山

脱贫摘帽群众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12月7日,一夜的冬雨洒落锦屏镇栗子村,绕着村里小道走上一圈,大家的鞋子干干净净的。“道路硬化到家家户户的门口,路上没有了稀泥。”村民们高兴地说。道路两旁的橘子树枝头被火红果子压弯了腰,来到栗子村聚居点,一座座充满田园色彩的新居映入眼帘,经过宽敞的院坝,走进贫困户王金高家新房中,踩着光亮的地板,坐着宽大柔软的沙发,谈论今年收成和来年的打算。眼前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蜿蜒至家家户户,道路好了,房子好了,环境好了,村民们生活习惯更好了。栗子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屏山县脱贫攻坚成效的一个缩影。

屏山作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和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县,年精准识别7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14.2%。

茵红李成了屏山的脱贫致富产业之一

近年来,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9.1亿元,全县人民吃穿不愁,住房、教育、医疗、用水用电安全等有了保障,手机信号和电视网络信号已全覆盖。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亿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10.5%。全面落实各项扶贫*策,给广大群众的生活带来实惠,群众日子更有奔头。年2月,省*府正式批准屏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年8月,正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与此同时,屏山县分别于年、年、年,被省委、省*府表彰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年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名,年被表彰为“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县”。屏山县脱贫攻坚工作圆满实现了宜宾市委、市*府确立的“高质量脱贫摘帽、考核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

“脱贫摘帽对于群众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目标的起点。”每一位干部坚信群众的日子将越过越好。

“未来五年,屏山县全力打造‘一城、一极、五县’,即:全力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纺织城;争当宜宾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新兴增长极;争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沙江—岷江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县、川滇结合部宜业宜居县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在宜宾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上,宜宾市委常委、屏山县委书记廖文彬抛出屏山发展新蓝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通高铁建高速脱贫摘帽建西南最大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