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贫*策的支持下,屏山县大乘镇建立起了双峰茶叶基地。(刘波摄)
为促进贫困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长足发展,屏山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财*资金使用方式,建立产业发展资金,充分发挥财*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金融资本的作用,扶持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建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财*资金使用方式上,屏山县把以往用财*资金直接无偿补助到户的扶持方式,转变为对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下简称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贷款进行贴息、贴费和补助等方式。这一转变,实现了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在产业扶持、提供就业、订单收购农产品、土地流转、代耕代种、保底或二次分红等方面建立利益联结,既有效解决了经营主体带头发展资金需求,又充分激发了贫困户发展动能。
屏山县已建成规模化的茵红李种植园。(刘波摄)
在产业发展基金方面,屏山县引进了四川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宜宾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进行信贷担保,积极与屏山县邮*储蓄银行开展*银担合作项目“好农贷”,与屏山县农商银行开展*银担合作项目“助业贷”,切实解决了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的问题,扶持特色优势产业规模、规范发展。
自年以来,屏山县审批“好农贷”“助业贷”共52笔,发放贷款万元,用于支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实现利益联结贫困户余户。截至年8月县财*兑现贴费、贴息、奖补资金76.万元,有效激发金融资本力量推进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康。(记者杜卓滨通讯员刘光友)
(责任编辑甘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