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地图寻古丨1938年福州市地图屏山篇
TUhjnbcbe - 2022/9/2 21:18:00

近期找到了一些福州的老地图,认真一看,看到了福州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也看到了许多尘封的历史,也不乏许多有趣的地名和故事。

因为图片的限制,不能上传高清版,只能一部分一部分的放大截取,所以我们就按从北到南,慢慢来看。

先介绍一下这份地图的背景!

地图的标注为:昭和十三年(年)台湾总督府文教局学务科绘《福州市街图》,比例尺是一万分之一。

历史背景:

民国二年(年),福建的二次革命失败后,福州*阀争权、*局动荡,各派系*阀先后进驻福州掌握福建省的行*权,直到民国十五年(年)12月13日,北伐*占领福州并结束福州的*阀统治。

民国二十二年(年)11月20日,十九路*和国民*内部分反蒋中正的势力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府,定首都于福州,蒋中正随即率*进攻福建,于民国二十三年(年)1月16日占领福州,闽变失败。

民国二十六年(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于民国三十年(年)4月21日至民国三十年(年)9月3日以及民国三十三年(年)10月4日至民国三十四年(年)5月18日期间两度占领福州。

就从最北端的镇海楼开始吧!

镇海楼就不用多说,位于明清府城的最北端;

普济街:根据清末的古地图《福建省会城市全图》中显示,这附近有个普济堂,这也是清代收容老病孤寡的慈善机构。;

大帝前:根据清末的古地图《福建省会城市全图》中显示,这里有个炎帝庙,这个大帝可能就是因此而来;

游民习艺所:清朝末期,福建就设有贫民乞丐收容站,后改为贫民工厂,再后又改为贫民教养所,隶属社会局。民国初期,福州设有游民习艺所和贫民因利局,收容流浪贫民习艺并进行教养感化。很可能是原来普济堂的延伸;

猪古岺:又叫诸古岭(俗称“猪姆岭”);

农林中学:应该就是当时的省立农林中学,就是现在的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年福建省立高级中学两所分校恢复单独设置,改称福建省立福州农林中学。年8月,福建省立福州农林中学改称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高农”),迁址福州北库巷。

北门兜:地图放大可以看到最左边的位置标注了“北门兜”,这个跟南门兜应该是一个道理,不过这个称呼很少听到了,目前也没查到资料,要问老一辈人了;

钱塘:最明显的就是钱塘巷了;

江苏会馆、蜀滇黔会馆: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相当于同乡人在外地成立的商会,用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协调关系,联络感情。通常,会馆里都有戏楼,节庆经常演戏酬神;福建地狭人稠,做生意的人多,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也都有建会馆,而且里面供的都是妈祖,所以有很多福建人的地方就有天后宫;还比如像北京的福建会馆、福州会馆等等,这种也会给进京赶考的福建学子帮忙,提供食宿等等。福州这边剩下的会馆也不多了,比较出名的有安澜会馆,古田会馆,都在上下杭那一带;

地图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名字,比如惠允院、中山公园、益香亭、圣君亭、簪花铺、割草埕、小古楼、半野轩等等。

有些已经查不到资料,知道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讨论!

下期再一起地图寻古!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图寻古丨1938年福州市地图屏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