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屏南四平戏,失而复得的千古绝唱
TUhjnbcbe - 2021/6/22 13:5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青山碧水间,高古戏台之上,屏南人吟唱着那百转千回的曲调;粉墨画颜浓色深,水袖起落舞年华,屏南人那投入式的表演触人心弦。

四平戏又名四评戏、四坪戏、四棚戏、四蓬戏,由明代中叶流行的弋阳腔演变而来,现流传于福建省屏南县的龙潭村和*和县的杨源村,杨源村至今还保存着道光年间至光绪年间数件珍藏三百多年的古戏装和三个四平戏的古老剧本。

很久以前,我国戏剧界专家一致认为四平腔已经在我国境内消失,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却在屏南县意外发现四平戏,一时间轰动了全国戏剧界,戏曲界称其为“中国四平戏活化石”和“明代四平腔的遗响”。年,屏南四平戏,作为独立戏种,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于:曾璜)

四平戏的表演艺术雅俗共赏,既古朴粗犷,又优美自然,保存着最原始的弋阳高腔特色以及古朴传统的南戏表演风格,最为特别的是四平戏不同于以往普通的民间戏曲,而是属于地方祭拜祖宗的一些习俗,大都是因为老一辈的艰苦守护才得以保存至今。

不标注唱腔音符,只标注轻重音符

不标注唱腔音符,只标注轻重音符是留存下来的四平戏剧本的特点,且无谱有调,唱腔方面则完全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在演出过程中,要保持以鼓、钹、板鼓等打击乐器衬托,而以鼓为主导的伴奏形式,继承了弋阳腔“一人成声而众人相和”的古老传统。

保持着大量宋元杂剧的表演体制

同时,四平戏还保持着大量宋元杂剧的表演体制,早在清代雍正时期,四平戏的脚色行当就相对较齐全,表演方面,生角强调文雅,旦角要求细腻,净角注重粗犷,丑角讲究滑稽,由此形成了四平戏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一般来说,脚色的表演动作有腾、挪、滚、打等,随着鼓声缓急进退,不同的脚色行当的手和脚的动作都有规定的口诀。

另外,四平戏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大多都承传明代时期四平腔遗存的元明南戏剧目,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琵琶记》《苏秦》《英雄会》《九龙阁》《陈世美》《八卦图》等。

(图片来源于:曾璜)

“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流传于闽东北民间的这首名谣,道出了屏南民间戏曲极富有生活气息与民间色彩,挑选一个不那么浮躁的日子,痴心看一场四平戏,用心感受台上人的一颦一笑,感悟粉墨下掩藏着的喜怒哀乐,或许对生命有一番新的领悟。

---END---

文字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屏南四平戏,失而复得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