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蒋坝村做实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牢牢把握“发展、服务、治理”三个核心关键,奏响村美业强民富新乐章。
高标准农田↑找准“好路子”鼓起“钱袋子”●●
“蜂糖李是我们引进来的新品种,今年才开始挂果,产量还不是很高,但好的能卖到30元一斤。”李园里正在忙着采摘的村民说道,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
*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蒋坝村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总体思路,发展特色产品,构建业主与市场“共生共进”机制,采取“观赏+种植”“观赏+养殖”模式,打造四季有采摘、四季有游乐、四季有收益的四季田园,实现一三产业有机融合。集聚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通过科技引领、龙头带动,群众参与,将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山,建成风景宜人的果园,实现荒山变果山。
“以前的产业散而小,效益也很低,通过整合资源,现在产业规模大了,今年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能达到50万元。”在谈到产业发展效益时,蒋坝村第一书记尹邦彦自豪地说道。
产业示范园↑
目前,蒋坝村建设有
亩好李科技示范园,亩梦里水乡种养示范园(其中澳洲龙虾养殖亩,*桃种植亩,种植食用笋亩),亩稻渔共作循环产业园(其中稻渔共作亩,果蔬套作亩),亩以休闲垂钓、餐饮娱乐、创业驿站、电子商务为主要特色的彝族风情园。聚焦“战斗力”提升“服务力”●●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蒋坝村*总支书记喻刚说道。
上门服务↑
蒋坝村以加强*的建设为统揽,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形式,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通过实施“*建”工程,锻造发展新动力。组建蒋坝村乡村振兴联合*委,推行镇村联建夯实组织基础,社区联建激发*员活力,企业联建促进三产发展,部门联建促进乡村治理的“五方”联建;按照*治思想有觉悟,干事创业有闯劲,带领队伍有办法,服务群众有感情,廉洁公道有口碑“五有”标准选“头雁”;实施*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的“三亮”行动,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
依托农村便民客运“金通工程”代办↑推行“一员两门两单”服务模式,开辟基层治理新途径。将离任村常职干部、金通客运驾驶员等热心村级事务人员聘用为便民服务代办员,负责资料搜集、归类、转办等工作。在村常职干部值班值守基础上,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开门接件和入群众家门上门服务,实现办事效率由慢变快。建立便民服务和村干部职责分工两张清单,厘清职能职责,避免推诿扯皮,提升便民服务质量。
“现在办事比以前方便多了,不用来回跑,很多事在便民服务代办站就能得到解决。”正在咨询社保问题的村民开心的说道。
创造“好环境”营造“好风气”●●
每天傍晚,聚居点的坝子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爷爷奶奶坐在椅子上话家常,小朋友三五成群玩着自己的游戏,阿姨们则跳起了广场舞……一眼望去,这就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
乡村环境↑
蒋坝村立足当地地理优势,科学推动产居一体聚居点建设,制定《屏山镇蒋坝村乡村宜居规划》,实现农户集聚居住与一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实施洁净亮化、基建提升、农房功能提升“三大工程”,推动人居环境整体改善,全力打造宜居蒋坝,实现“路、水、电、气、通讯”五网全覆盖,提高村民居住舒适度。
目前,蒋坝村已完成12.5公里环线道路黑化,成为助农增收大动脉;沿线92户农房功能完善,提升了示范区整体形象;新建5处分类垃圾池和5处垃圾收集房及公厕建设等专项工程,为人居环境改善奠定了基础;蒋坝核心区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和2公里河堤整治推进了生态环境工程治理,为振兴乡村打下了基础。
聚居点↑
同时,实施文化铸*工程,提炼颜玉宏“倒立娃”自强不息精神,打造新时代农村思想*治工作和文明创建的新阵地,以征集“好家风好家训”和评选“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两好一户”“新乡贤”为载体,大力营造培育民风良好氛围,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梦里水乡、自强蒋坝。如今的蒋坝村,环境越来越好,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来源:屏山县委组织部
往期回顾彰显企校担当共育*民情深——市国资委牵头举办年驻宜部队随*家属就业专场招聘会随时随地“听”*课宜宾叙州区音频*课上线高县:户外*课“赏心”又“上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