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屏山之南
TUhjnbcbe - 2020/12/25 8:23:00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09/4304458.html
“旅游笔记”对我来说,是很难的一个课题。但是作业再难,还是要写完啊!刚踏上屏南的土地,一只柔软又有力的异物扑过来,紧紧吸在我的背包上。本能地以为是壁虎——壁虎断尾的故事一直是我挥之不去的噩梦——吓得我差点原地爆炸!拿起手来拼命拨,可越是用力,它抓得越紧。就在慌乱间,我定睛一看,发现是一只青蛙,心里镇定了许多,把包放下来轻轻抖了抖,它就顺势跳走了。屏南是如此热情,一来就送上肌肤之亲的欢迎仪式,同时不露声色地炫耀了一把生态优势。这是一种久违的亲近。在几乎看不见飞鸟、听不见虫鸣的钢铁之城里,这份来自大自然的投怀送抱,让人惊讶,让人怜惜。大概是怀着同一份渴望,越来越多人向往归园田居的生活。我们似乎是用祖辈们从农村跑向城市时那种千方百计、火急火燎的姿态,向着相反的方向跑回去。但事实上,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呆在城市的藩篱里,踮起脚尖探出头去,贪婪地嗅一点田园气息。双溪安泰艺术城的“田园气息”,是油画颜料的味道。艺术城不高,只有三层楼,一层是工作室,二层是展览馆,三层是学画室。“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喊来了全国甚至全球各地的人,包括残疾人。正值疫情期间,也可能是工作日的缘故,这里很冷清,透过紧闭的玻璃门,能看见工作室里陈列的画作、艺术品。仅开放的几家可供参观的工作室有点特别,它们的主人分别是聋哑人、脑瘫、侏儒。这里面,有人是命运多舛的孤儿,有人是受过劳教的小偷,有人是和死神博弈过留下后遗症的幸存者。我们同行的几十号人一窝蜂涌进画室,丝毫不影响他们专注作画。解说员介绍他们的身世和经历,也介绍他们作品售卖的情况,甚至举起他们变形的手掌“展示”。我突然有了一种“贩卖凄惨”的感觉,不愿意再看,就默默退了出来。艺术创作给人出路。相比起文学、音乐等形式的创作,绘画显然平民得多,接地气得多,容易入门得多。此时,他们的身份都是“画家”,有人出重金买他们的作品,出于欣赏也好,出于同情也罢,用解说员的话说,他们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包容下,他们有了一支画笔,加上互联网的助力有了一笔收入,得以亲手改写和描绘人生新的一页。在诸多行业遇冷的当下,这个弱势的群体还有一个宁静的、停泊的港湾,也许就是艺术城存在的意义吧。此行的第二站,是屏南文创后来居上的龙潭村。这里的空气里弥漫着原木清香,溪边的板栗树正开花。我们来时,还有一大片的民居正在维修,一捆捆原色木头堆在地上,木工敞着臂膀弯腰刨木。少量的古民居已经得到修复,开起咖啡屋、书店、民宿、工作室。与其他地方依托景观改造、吸引游客的“艺术乡建”模式不同,龙潭村在景观改造的基础上,引入就业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自媒体人来到这里当新村民,还培养出一群通过绘画创作获得自我认同感、价值感、艺术感的原村民。新村民组织原住民创作、唱歌、喝咖啡,老村民也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屏山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