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多村联动的组织体系。实行区域化*建,根据入住村民较多、地域相连、产业相近的碾米村、火焰村、旺乐村、新庄村四个村联建,成立联合*总支,由镇*委委员担任总支书记,下设联防、联治、联富、联服四个服务*支部,分别由四村支部书记兼任,搭建起聚居点治理服务的组织体系。
二是构建多方支持的保障体系。搬迁的部分村中,有省委办公厅、丝丽雅集团、轻化工大学、县委组织部等9家结对帮扶单位,充分依托帮扶力量,发挥自身优势,为聚居点治理提供资源保障。如:丝丽雅集团凭借先进的小区物业管理经验,免费为碾米聚居点提供治理规划方案,并派专业团队对服务队伍开展专题培训。
三是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组建“5员1长”综合治理队伍,即由联防、联治、联富、联服支部服务队20名队员+“友邻家务”生活服务队6名队员+4名村安全协管员+5名公益性岗位人员+4名网格化治理员+13名楼栋长,建立联动机制,负责辖区治安治理、产业技术服务、便民服务等,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乡村治理服务体系。
二、聚焦提升治理的重心,升级三个配套设施,解决建后办事不便、生活不便的问题一是服务配套强保障。建立碾米便民服务代办点,设置低保、农民工服务、退伍*人等8个服务窗口,建立“一次性告知”“一站办理”“限时办结”和“首问责任”等制度,一站式代办服务,限时办结;搭建“两官一员一师”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将镇上警官、法官、司法员、律师的联系方式在楼栋间公开,并建立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