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界首镇广场旁边露营,一整晚都是在下雨,心想天亮后会是好天气吧!没想到早上起来还是下着毛毛细雨,看这天气,这场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下来,反正雨也不大,就赶紧收拾东西开始今天的骑行。
从界首镇往兴安县城方向骑行,骑了大约5公里,就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旧址》。光华铺阻击战又叫界首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位于兴安县界首镇桂黄公路旁边,向北距离界首渡口约5公里,向南距离兴安县县城约12公里,东边紧临着湘江,西边是越城岭大山。
在这里,向北可以控制界首,向南可以牵制兴安县城,往东可以观察湘江,往西3公里就能进入越城岭大山,是兴安北上界首的咽喉之地。
年11月25日,红军主力先后突破国民党蒋介石设置的三道封锁线后,在道县发布进入广西的命令。此时的将介石已调集26个师近30万的兵力,利用桂北湘江天险,精心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谋图聚歼红军在湘江东岸。
年11月27日,红一军团主力率先渡过湘江,控制了全州屏山渡到界首镇之间30公里内湘江所有的渡口。28日晚上,红三军团第四师接防界首镇,开始架设浮桥,并在界首附近湘江两岸布防。
随后,第四师受命前往距离界首渡口5公里的光华铺一线构筑阵地,扼守桂黄公路的光华铺及周边区域,阻击企图从兴安北上欲抢占界首渡口并封锁相江的桂军,保卫红军主力抢渡湘江。
29日至12月1日,红三军团第四师三个团在湘江两岸奋力阻击桂军第十五军四十三师、四十五师共4个团的轮番进攻,战况异常激烈,第四师也伤亡惨重。
在战斗危急时刻,为保证红军主力安全渡江,在界首镇三官堂临时指挥部坐镇指挥的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一边指挥调动部队修复保护浮桥,保证红军主力渡江,一边派红五师赶去增援。
在光华铺阵地,红军将士与敌军激战三天,阵地也反复易手,敌人曾一度攻占光华铺阵地,距离界首渡口不足米,又被红军将士顽强的夺回阵地,并确保了界首渡口的安全。
在光华铺阻击战中,红三军团新兵训练师师长刘世浩(赣南籍)、红四师第十团团长沈述清、红四师师参谋长杜中美等将士壮烈牺牲,红十团政委杨勇腿部被弹片击中受伤,红四师和红五师牺牲余人。
红军将士以崇高的理想,执着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抗击住了数倍于己的敌人的猖狂进攻,确保了界首渡口的安全,为保护机关及主力顺利渡过湘江,写下了壮烈的长征篇章,铸就了伟大的红军情神!
光华铺阻击战结束后,当地群众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威胁迫害,偷偷将牺牲在山坡附近的红军烈士掩埋在煤窑中世代守护。
年,兴安县在光华铺这里修建红军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年,兴安县全面开展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验保护工作,对战壕、掩体、弹坑和红军殉难处等战斗遗迹修缮保护,重新修建卧碑式红军烈士墓两座,并将全县境内收殓的红军遗骸集中安葬于内,建成光华铺红军烈士陵园,告慰先烈,激励后人。
光华铺阻击战与新圩阻击战、觉山铺阻击战并称为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八十多年后,骑行来到这里,站在不高的山坡上,脚下纵横交错的战壕清晰可见,时刻提醒着前来的人们,这里曾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曾有无数红军将士永远留在了这里。在光华铺阻击战中,一位瑞金武阳籍战士,在临终前说“你们往前走,别管我,以后胜利了,别忘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