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解读玉屏览翠一诗揭开康养胜地玉
TUhjnbcbe - 2025/6/29 17:25:00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y8r1e72/

解读“玉屏览翠”一诗:

我世代居住在玉屏山下,柳溪河畔,是这片山水养育了我,对它有着难以言喻的情感。

突然有一天,我读到了“玉屏览翠”一诗:

林海阔天际,万木风箫箫。

东瞰锦城近,西望贡嘎遥。

连嶂堆翡翠,深谷束鲛绡。

峨嵋岂独秀,玉屏一山娇。

此诗是著名诗人沈行游历玉屏山时留下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用语言文字来赞美我们的玉屏山水,正好填补了我语言的空白,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慢慢解读“玉屏览翠”这首诗。

“林海阔天际,万木风箫箫。”

玉屏山上的林木面积如海洋一样广阔无垠,一直绵延到了天边。风一吹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只听到林木发出的箫箫声。

“东瞰锦城近,西望贡嘎遥。”

站在玉屏山上,向东俯瞰,锦城近在眼前,向西眺望,贡嘎山就显得有些遥远了。

“连嶂堆翡翠,深谷束鲛绡。”连绵起伏的群山,身披绿装,好比堆满翡翠一样,山与山之间的深谷,溪水奔涌,云雾缭绕,犹如银色的薄纱。

“峨嵋岂独秀,玉屏一山娇。”玉屏山的风景如此娇美,应与峨眉山一起列入名山秀水之列。

短短四十个字,诗人用文学艺术的语言,便把堆满“翡翠”的玉屏山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这和我们经常说的“上玉屏山割猪草、割牛草、捡柴等”不知高了几重天!诗人上一趟玉屏山,收获了一首千古传唱的览翠诗,我们上一趟玉屏上,不是收获一背猪草就是收获一背牛草。我想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实写照吧!

那么,此诗的作者沈行究竟是何许人呢?在网络时代,完全可以实现“众里寻他千百度”。

沈左尧(~),别署沈行,号胜寒楼主。沈左尧先生的一生是艺术的一生,他才高艺绝,其艺术成就高山仰止,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卓越建树,他擅诗、书、画、印、楹联。是中国科协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认识了沈先生,他能创作出“玉屏览翠”这首气势磅礴的诗作,显然是预料之中的事了!作为山的儿女,能学习到这首描写家乡的优美诗歌,可以说也是万分荣幸!

写到这里,还有故事,那就是殷茀康先生书赠给洪雅林场的一幅字,现在还悬挂在林场场部,其内容就是沈行所著的“玉屏览翠”一诗。其题款内容是“一九八三年,西南多种经营,科普美展于洪雅开幕首展,全兴沈行诗,望玉屏览翠,沈情赋此,书存,洪雅县林场斧正。

殷茀康四川成都人,出生。擅长水彩画、中国画。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曾在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多年,历任四川省科普美协秘书长。

我最初就是从殷先生的这幅书法作品中,读到沈先生所著“玉屏览翠”一诗的。当发现这首诗的优美后,我求书法家柳惠均老师帮我写了这首沈行写的“玉屏览翠”诗,作为书法作品留存。

如今的玉屏山,已经开发成旅游景区,游客纷至沓来,徜徉在茫茫林海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回归自然,欢度人生。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树底下好乘凉。感恩沈左尧先生和殷茀康先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感恩林场工人艰辛的植树造林。

(文章作者/图片:姜纯秀编辑:唐从祥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读玉屏览翠一诗揭开康养胜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