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由碧山计划谈低调且理性的理想主义C
TUhjnbcbe - 2025/5/10 15:38:00

#碧山书局知行摄旅行Leo摄

在一个早春的下雨天知行摄旅行去了趟碧山,时间关系只是在碧山书局和工销社周围匆匆一瞥。然而碧山以及曾经的“碧山计划”一直神秘地吸引着我。昨晚看到这篇Conan梦想家写的“碧山计划”谈低调且理性的理想主义,收获良多,现转载以作分享,感谢原作者Conan梦想家。(已注明的部分图片为知行摄旅行Leo拍摄,原文部分图片有删减和顺序改动)

临时村民

这次经Nancy推荐来到碧山,抱的是放空自己,规律作息,思考总结的心态。每当游走在这如仙境般的地方,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了解碧山的更多故事。

旧时祠堂改造而成的碧山书局,猪圈和油厂改造而成的猪栏酒吧客栈,让我非常好奇为何这些融合体会出现在碧山这个小村庄。几乎每天我都会在碧山书局的二楼看书,来书局参观的人不少,但几乎不会有人真正坐下来安静地看书。偶然在一本关于碧山的书中看到有林生祥的名字,不仅如此,碧山村工销社里放着林生祥用客家话演唱的曲目,居住的青旅也有客人在演播间投放着由林生祥配乐的电影《大佛Plus》(林生祥是我非常热爱的一位台湾客家音乐人)。此间种种让我对碧山这个村庄有了些不同的看法,这个村庄似乎并没有看起来这样简单。于是我开始在书局观看一些关于这个村庄的书籍,并搜寻相关的资料信息。

当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碧山村都是不简单的。

#宛如仙境的碧山村

碧山其村

碧山曾是隋代歙州州治所在地,也是旧时黟县十二都中最为霸气的三都。相传李白到访碧山后,留下《答山中人》,“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然而除了村口建于清代的云门塔外,今天的碧山村已完全看不到昔日辉煌的证据了。徽派建筑的三绝——祠堂、牌坊、民居,在碧山已经被革命年代破坏。徽州古村落星罗棋布,除了宏村、西递大放异彩以外,屏山、卢村、南屏、关麓等也相继被开发成为景区,而碧山因其古建筑群的破败而没有被政府规划为旅游村。

#碧山村某民居”

碧山计划

我自己将碧山计划看作乡村建设的一次实验性尝试,私以为碧山书局、我所住的青旅,猪栏酒吧等也都是碧山计划的其中一部分。有趣的是在我询问青旅老板碧山计划为何夭折时,他只说了句是后期意识形态上出现了问题便不再多言。

说道碧山计划不能不提两个人,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欧宁和左靖。二人在年正式发起碧山计划,按其自述,这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回归乡村,接续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事业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重新激活农村地区的公共生活的构思”,“针对目前亚洲地区迫人的城市化现实和全球农业资本主义引发的危机,试图摸索出一条农村复兴之路”。

知行摄旅行Leo摄

为了激活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他们组织了两届大型文化节(第二届最终失败),邀请南京先锋书店在碧山开设碧山书局(碧阳镇政府免费授予了先锋书店汪氏祠堂启泰堂50年使用权);为了复兴传统手工艺,左靖带领他的学生展开黟县手工艺的调研项目(百工计划);并且二人在国内外多地举办过关于碧山计划的展览。

#书局二楼

#书局二楼

#我在书局二楼看书

知行摄旅行Leo摄

知行摄旅行Leo摄

碧山共同体

现有的单一旅游开发模式既不关心农村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发展,也不致力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只是让更多游客蜻蜓点水到此一游,观看毫无生气的样本,无法激起对乡村重建的更多参与。

皖南是学艺术的学生们外出采风的必选之地,而艺术家到农村采集灵感,在某种意义上算作对农村的索取。而所谓对农村的回报大多也只是对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传播,并未真正深入到经济政治层面做出贡献。

基于以上两点,碧山计划邀请众多艺术家们前来碧山开展共同生活的实验,也着力于对历史遗迹、乡土建筑、聚落文化、民间戏曲和手工艺的查访与合作,旨在寻找新的生产力带来复兴机会。试图拓展出一种集合土地开发、文化艺术产业、特色旅游、体验经济、环境和历史保护、建筑教学与实验、有机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乡村建设模式。

确实碧山计划的努力有了一些成绩,对碧山村也有了一定改善。包括几年前数万元就能买下一栋老房子,现在的成交价均为数十万元。可若投资商和旅游公司因此接踵而至,碧山村很可能也会变成又一个急功近利的旅游村,这与碧山计划的初衷大相径庭,可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居住的青旅

#书局旁边的牛圈咖啡

#牛圈咖啡

矛盾与困境

#村民是否真的融入?

改造一个乡村,一来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二来是对乡村经济的发展,究其根本还是对村民的帮助。乡建需要村民们的理解,认同和参与,而关于碧山计划,村民们大抵抱着凑热闹的心态,问起具体内容也都含糊不清。村民们只期盼旅游公司能接管碧山给村民分点门票收入。

第二届碧山丰年庆的失败用左靖的话来说便是,“一堵高墙业已砌就,我们在墙这边,村民在墙那边。”

#工销社

#政府的态度?

碧山计划和政府间的关系异常微妙,政府利用碧山计划创造的知名度招商引资,但与碧山计划对城市化的批判立场则保持距离。

#工销社里的商品实在昂贵了些

#乌托邦策展?

欧宁与左靖凭借自己的人脉资源,确实将很强大的资本和阵容注入了碧山,但碧山计划是否只是存活于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内的乌托邦呢?闻风而来的艺术家与资本家们,更像是来参加一个同阶级的聚会,像极了古时的“雅集”。过于时髦和文艺的方案,难以使村民产生参与感。

#书局二楼俯瞰天井知行摄旅行Leo摄

#为何留下?

无论是流失的人才还是日渐销声的文化与手艺,我们应当思考的不只是“我们要让它留下来”,更重要的思考他们为何要留下。人才的流失本质是家乡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文化工艺的消失本质在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出现了更高效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书局门口知行摄旅行Leo摄

#外来力量的平衡

一个村庄只有本地人愿意留下居住,才能算成功的建设。近年外来者花费数十万元购买碧山的民居后,往往需要再投入数十万元进行整修,如果村里居民开始大规模抛售民居,城里人迁入,原住民迁出,这就成了士绅化,原本意义上的村子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外来者和原住民的数量需要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书局与咖啡

艺术家、政府、村民、传统工艺者的关系

村民、政府、开发商都想搞旅游开发

西递宏村的村民一年的门票分红不到景区总收入的0.5%,村民们自己卖卖茶叶蛋开开农家乐,原本有机的乡村变成了迪士尼一样的主题公园,生活成了表演,邻里关系也变成了抢生意。

大流量的游客带来的沉重环境负担:全国每年有多所建筑和艺术院校学生来西递宏村定点写生,产生的大量含有有毒重金属的颜料废水严重污染了土地。

景区化消费体系大幅拉高了本地物价,增加了本地人的生活成本。

相比来看,碧山村猪栏酒吧算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它为农村社区创造税收、提供就业机会、鼓励村民恢复有机农业和手工艺的传统、不污染环境、不需要大型基础设施投入、吸引来的游客规模小并且比较尊重本土文化、不至于打乱社区成员间熟人社会的状态、也为来自城市的消费者提供比星级酒店更为本土化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而它不菲的价格也敦促人们重新估价优美的环境和闲适的乡间生活。猪栏品牌因其独特的魅力,曾被LonelyPlanet、纽约时报旅游版、华尔街日报和许多国内知名媒体报道,入住常要提前一个月预约。有价有市,说明文化环境在改变。

#猪栏酒吧

传统工艺的去留

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改变让一些效率低下的手工艺被机器化取代,究其本质是市场经济的秩序,但如果我们用新自由主义的观念来对待这种现象,便把除实用性外的美学及历史学价值忽略掉了。很早之前我读过柳宗悦先生的《工艺之美》,好的工艺品必须兼具实用性与美感。而一流的工匠一定也是艺术家或文人,因为那些造型超绝的器物、附于其上的精美装饰、书法题句都需要极强的工匠和艺术功底。

而在工业化的今天,相比大费周章一定要保留工艺的逆流而行,我们更应当从需求出发,找到融入现代生活的切口,用工艺满足新的需求,也许这样才能更为顺利地达到目的。(想到自己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碧山计划谈低调且理性的理想主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