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七十五、七十六回,是写宁荣两府筹备和欢度中秋佳节。
先说宁府,节日的前两天,贾珍还在聚赌,又以娈童助兴,作乐到四更;中秋的前一天,贾珍煮猪烧羊,各类菜果,不可胜数,于会芳园丛绿堂中,屏开孔雀,褥设芙蓉,带领妻子姬妾,先饭后酒,开怀赏月作乐。
再说荣府,中秋节的前两天,一场抄家预演在大观园进行,气得探春悲愤道:
“……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抄检产生了系列后果:薛家姐妹依次离开荣国府,晴雯夭亡要了宝玉半条命,芳官、藕官、蕊官、四儿等丫环被逐,司琪失了名誉被撵回了家,入画也被遣回了宁府……
一拨拨的太监来敲诈,弄得贾琏凤姐毫无章程;基本的社交花费,因库里根本支不出银子,贾琏只好找鸳鸯偷运老太太的金银器来抵押;府里要筹备过中秋,根本掏不出这个前来,凤姐当掉自己的金项圈,将二百两银子交给旺儿媳妇作为中秋的使费;荣国府主子吃的御田米一碗多出来的也没有,红稻米也只供应老太太一人,得了血山崩的王熙凤都不能得到分配,贾母心疼凤姐,自己的一碗粥吃了一半,另一半让人给凤姐送去。总之,荣国府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无论是宁府还是荣府,人事上的矛盾已经基本表面化了,尤氏对贾珍彻底绝望,过节的好几个白天尤氏都是人在荣府,对于贾珍的主动示好,尤氏不为所动。惜春再也不回宁府,抄检大观园后,和嫂子算是主动翻了脸;宁国府仅有的几个主子,几乎没有了和谐的关系。荣府也一样,两房矛盾日益公开化,贾赦连去给母亲请安都少了,送去的菜母亲都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王夫人和凤姐亲姑侄俩也产生了间隙,薛宝钗几乎可以看作是王熙凤故意撵走的,这还是有血缘关系的几个人。其他就更不用说了。主子不和睦,低下奴才斗起来,吃相就更难看了。从上到下,个人打着个人的算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宁府和荣府的中秋家宴照常进行,其中在描写宁府家宴时,就这么一段描述:
……真是风清月朗,上下如银。……贾珍有了几分酒,益发高兴,便命取了一竿紫竹箫来,命佩凤吹箫,文花唱曲,喉清嗓嫩,真令人魄醉魂飞。唱罢复又行令。那天将有三更时分,贾珍酒已八分。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贾珍忙厉声叱咤,问:“谁在那里?”连问几声,没有人答应。尤氏道:“必是墙外边家里人也未可知。”贾珍道:“胡说!这墙四面皆无下人的房子,况且那边又紧靠着祠堂,焉得有人。”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贾珍酒已醒了一半,只比别人撑持得住些,心下也十分疑畏,便大没兴头起来。勉强又坐了一会子,就归房安歇去了。
第二天,贾珍带领着子侄细细将祠堂查看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贾珍便以自己醉了为由,再也不提此事。
《红楼梦》里,对于家族前途未来表示过担忧且有行动建议的,一为宁荣二公的魂魄,再有就是秦可卿的生魂。
宁荣二公寄希望于贾宝玉,请求警幻仙姑将其带入太虚境,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让其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途。读者都知道,贾宝玉进了太虚境,品仙茗、醉灵酒、看册籍、赏仙曲,还和警幻之妹可卿成了亲,尝到了仙境闺房乐趣。可以这么说,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宁荣二公想达到的目的落空了,因为贾宝玉没有醒悟,甚至还差点堕入海鬼夜叉荆棘密布的迷津。一梦醒来,大半也忘掉了,只对和可卿成亲男女之事记得牢,想来找机会还和自己的丫环偷试了一番。
秦可卿临死生魂对王熙凤深情告慰,托付贾家身后事。分析贾府存在和积累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路径,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同样,王熙凤一觉醒来也全忘了个干净。
家族败亡之际,贾府子孙仍旧夜夜笙歌,怎不令人痛心!照旧的奢侈靡费、醉生梦死,真是太不像话了,祖宗在祠堂里都坐不住了,发出无望的叹息,这发出叹息的,可能是宁荣二公,也可能是秦可卿。
当年深嘱,是还抱有希望;而今一声叹息,则为痛心的绝望!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