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我的百家号相思锦官城,今天小编要给大家的介绍的是宏村民居的简单介绍。
宏村民居
黟县,位于“中国第一奇山”——黄山的西南麓,北临九华山,南靠齐云山,是黄山市下属的一个县,也是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黟县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黟县因黟山而得名,据《清史·地理志》载:“县以黟山名,即今黄山也。”唐玄宗时,取轩辕黄帝在黟山取石炼丹得道升天之传说,遂改黟山为黄山,但影县的名字却沿用至今。由于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连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流,造就了黟县“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
也因如此,黟县自古以来极少受到战争劫难,至今仍完整地保存有一大批16世纪徽商鼎盛时期留下的,建筑精巧、风格明朗的徽派特色浓郁的明清建筑群,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东方古建筑的艺术宝库”。黟县境内的古民居星罗棋布,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三雕(砖、木、石),古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众多,至今仍存在保护完整的古民居栋年,为皖南之首,素有“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称。这些古代民居建筑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中宏村、西递、南屏、关麓、屏山等古民居建筑村落更能让游客感受到其中隐藏着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宏村位于黄山的西南麓,原是古代黟县赴京通商的必经之处,始建于由宋绍兴年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因犯了乾隆皇帝的名字“弘历”讳,遂更名为宏村宏村是以汪氏家族为主聚居的村落,整个村落占地约28公顷,其中被界定为古村落范围的面积有19.11公顷。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汉末南迁,其后裔遍布江南各地。宏村汪氏祖籍金陵,约在南宋时迁居到徽州,是为宏村始祖。明永乐年间(公元~年),宏村曾任山西运粟主簿的汪氏76世祖汪思齐,根据祖辈的遗训结合风水理论来指导村落的整体布局。
汪思齐等族人聘请当时号称国师的风水先生何可达作指导,引滩溪以凿圳绕村屋,引水至天然洼地以坚池塘,由此,村落的雏形基本形成。宏村整个村落布局独出机杼,是一个“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故被人们称为“牛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鳞次栉比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腿”,宏村就以一头卧牛出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宏村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岗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最能体现宏村景观和艺术价值的月沼和南湖水面,映衬着古朴的建筑,在青山环抱中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更显宏村独到的人居环境价值和景观价值。水建筑、环境是构成材明清民建筑的三大要素。村落里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居民栋,其中的栋保存完整,这些民居建筑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筑造型,而且与人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山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
建筑中最使人叫绝的要数“三雕”艺术,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雕刻刀法都像北方的剪纸一样精细、流畅。大与小的运用,疏与密的处理,粗与细的对比都匠心独具。宏村的村外山清水秀,红杨翠柳,而村内则清渠绕户,终年清澈,潺潺流淌的水圳宛如轻柔的银带,蜿蜒飘动于村中。村中民居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村落特有的“宅园”、“水院”,使宏村的居民建筑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形成了“明圳粼粼门前过,暗圳潺潺堂下流”、“浣汲未及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的绝妙景色。宏村是徽州传统地域文化、建筑技术、景观设计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徽州传统建筑文化的真实见证,故村内有许多值得徜徉的胜迹。
南湖位于宏村正南方,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年),是占地面积为两万顷的人工湖。湖面呈大“弓”形,弓背部胡堤分上下两层,上层宽约数丈,用石板、卵石铺地,下层种植有杨柳树;马弦部建有南湖书院。南湖书院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末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私塾六所,称“倚湖六院”专供族人子弟授业解惑,以育人才之用。清嘉庆十九年(公元年),六院合并重建,取名为“以文家塾”,亦名“南湖书院”。书院占地面积余平方米,建筑高大宏伟庄严宽敞,为徽州古书院代表建筑之一。承志堂是清末徽商汪定贵于清咸丰五年前后营造的宅邸,有“民间故宫”之称。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全宅有木柱根,大小天井9个,7处楼屋,大小60间屋,门60个。整栋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内部饰以极为精致且富丽堂皇的石、砖木三雕物件。全宅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还有供搓麻将打牌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以及保镖房和佣人住房。宅内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必出宅。前堂额枋上的木雕图案是长约2米、高30厘米的“唐肃宗宴官图”。天井下檐的4根支柱上雕有渔、樵、耕、读的图案。叫门之上,即渔樵耕读之下,有一长幅“百子闹元宵图”。东西两边门上呈古钱币形,也像古元宝倒挂,是财到的意思。前厅的楼上是闺房,房顶有天窗,彩光性能好,便于小姐描红绣花。
后堂与前堂的结构基本相同,但木雕的图案就有所不同了。后堂主要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柱石上有寿字,额枋上雕的是“郭子仪上寿图”。后堂左侧是“春云轩”和“排山阁”,吞云轩天花板上彩绘着云烟袅绕中的罂粟花,这是徽州一带清代鸦片烟室的装饰。后堂右侧则通向厨房。承志堂是皖南古民居的经典之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德义堂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公元年),占地仅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在不大的空间里,施以园林式建筑布局,小至盆景,大至果木一一铺设,可谓一绝。此外,宏村还有乐叙堂、松鹤堂、碧园等多处景点值得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