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记者走进屏山县大乘镇的茶园,只见与往年不同的是,不少茶树修剪得整整齐齐、茶园得到有效管护,而且与众不同的是,不少茶园都搭设了用于铺遮阳网的竹桩。
这是为何?原来,自去年以来,在龙头企业带领下,通过“公司+专合社+茶农”的利益联结模式,在大乘镇余亩茶园实施抹茶产业项目,茶农为企业提供生产抹茶的专用鲜叶原料,大大地提高了茶园的效益。
龙头带动发展新兴产业
抹茶产业项目,是屏山县委、县政府年10月在浙江考察之后确定下来的。宜宾满园春色茶业有限公司、屏山县宇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各按一定股份比例组建四川浩铭生态抹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领办3家专合社,在大乘镇落实项目。
“年11月,我们就开始落实基地,最终大乘镇岩门、公平、双峰等3个村的户茶农以余亩投产茶园加入抹茶产业项目。公司为茶农提供竹桩、铁丝、遮阳网、有机肥、农药,农户只需茶芽长至一芽二叶铺遮阳网10至15天,生产出长度达15至25厘米叶绿素、氨基酸丰富和持嫩度好的鲜叶,我们就以6元/斤(其中有1元是专合社的管理费)收购。”四川浩铭生态抹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罗晓说,“我们再将这些鲜叶制作成碾茶(抹茶的前端产品),供应浙江的企业生产成品抹茶。”
据罗晓介绍,去年仅仅是试验示范,许多茶农还缺乏生产和管理经验,仅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采摘了一季鲜叶,但平均亩产鲜叶约斤,产值达元。
屏山县大乘镇公平村茶农谢远洲是抹茶的示范户,他说:“我28亩茶园,以前都是卖大宗茶的鲜,年的产值6万元;但去年,我为抹茶企业提供鲜叶,28亩就卖了13万元。”
高山茶园充分体现价值
屏山县农业农村局茶叶技术推广站站长吴洪见介绍,屏山有4.5万亩地处海拔至米的高山茶园,茶叶品质很好,但是鲜叶上市季节却比较晚。由于市场上崇尚“越早越好”,以至低海拔地区鲜叶卖高价的时候,高山茶园的鲜叶还没出来;而到高山茶园鲜叶上市之时,市场上的鲜叶价格已经很低了。这样,1亩茶园的产值只有多元,导致茶农不肯投入、疏于管理,有的甚至改种。
“抹茶项目对高山茶园的增收效果特别明显。”吴洪见说,“而且,抹茶项目有利于提高茶园管理水平。毕竟,光是采收一季鲜叶,亩产值都有多元,老百姓就有了积极性。”
实际上,用于制作抹茶的鲜叶一年可采收两季,可让农户充分利用好夏秋茶,进一步实现增收。罗晓说:“经过一年的试验示范,我们预计今年第一季可采斤鲜叶,第二季(6至7月)可采斤鲜叶,一年两季产值就达10元。”
据了解,作为抹茶原料的鲜叶,亩产值虽高,茶农的一次性投入也比普通茶园多一些,如果没有公司目前提供的竹桩、铁丝、遮阳网、有机肥、农药等物资,农户需投入物资以及搭架人工每亩元左右。不过,会算账的茶农依然选择了抹茶项目,今年,屏山县有意愿加入抹茶项目的茶农特别的多,但至今两条抹茶生产线只能覆盖亩茶园,公司只新吸纳了多户。
“抹茶主要用于食品、医疗、工业,用途很广。目前,世界年需求达吨,实际产量不到吨。”罗晓说,“我们计划未来几年再建18生产线,将基地往屏山的龙华、屏边等乡镇发展,使基地达到1万亩。”
文/图:四川农村日报记者周金泉
编辑:范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