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嘴巴厉害,李嬷嬷说她:一句话说出来,比刀子还尖;丫鬟小红说林姑娘爱刻薄人;史湘云说黛玉爱使小性、最会刻薄人。不管黛玉真实到底怎么样,反正她的小性和刻薄在荣国府的中下层人群里,还是有市场的。
宝钗就不一样了,处处以宽厚大度示人,就连从不爱夸人的赵姨娘都说她会做人,会办事,让人敬重。袭人就更不用说了,一有机会就赞宝钗心地宽大,真真有涵养。
宝钗真是这样吗?不见得,举几个例子就清楚了。
薛宝钗第一次表现出令人错愕之事,是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和凤姐被赵姨娘马道婆行魇魔法。二人不省人事,浑身如同火炭,满嘴胡话。三天的时间,二人眼看就要断气了,合家惊慌,定是没有什么指望了,府里已经将二人衣履棺材都备好了。贾母、王夫人、贾琏、平儿等人哭的是忘餐废寝,寻死觅活。
话说平时宝玉有个小磕小碰,荣国府都能闹个沸反盈天,更何况现在眼看着人就要断气,这时就有人来回贾政说两口棺材已经做好了,让贾政去检看,贾母一听见这话,立刻吩咐要把做棺材的人打死。这个时候,说任何的话,对贾母王夫人等人都是噪音和废话。幸亏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及时赶到,救回了宝玉和凤姐的命,两个人也能感觉到饿了。大家不过刚刚松了一口气。虽说紧急状态解除,可是往后三十三天也很关键,贾母和王夫人的心可是要悬好一整子了。
这样的氛围下,整个荣国府凝重严肃,黛玉听到宝玉凤姐稍好了一些,脱口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大约是精神太过紧张现在终于可以喘口气的缘故。宝钗却嗤的一声笑,惜春纳闷了,说宝姐姐你笑什么,宝钗就说了:
“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度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得可笑不可笑。”
王夫人在卧室守着宝玉和凤姐,我猜贾母一定也不在场,否则宝钗这次要吃不了兜着走,荣国府两个金字塔尖上的人遭此横灾,况且这时也不能说脱离危险了,大家的精神都还紧绷着呢,薛宝钗一个外姓亲戚就开始开玩笑了。宝玉凤姐两个人稍好一些,人人都知是和尚施法的缘故,自然是要好好拜如来佛。这个时候嘲笑如来佛干什么,如来如来佛不忙,难道眼看着宝玉去死吗?况且二人性命攸关之时,怎么就扯起来林姑娘的姻缘呢?宝钗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拿重病的宝玉和林姑娘的姻缘说笑话,既不自重又不自明。拿佛祖开玩笑,简直就是罪过。宝钗这话是笑嘻嘻的说的,细想此人真是冷心冷肺,不合时宜,真太过了。
《红楼梦》三十回,清虚观打醮回来之后,宝玉形容宝钗说:
“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玉这话说的不过脑子,这是在说宝钗胖啊,不但胖,杨贵妃可不是什么好比喻,封建社会,杨贵妃就是祸乱后宫导致安史之乱的罪人。当然今天不会这么认为了。宝玉是该批评,可宝钗明显反应过激,立刻大怒,回敬他:
“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
这可不是单单骂宝玉了,意思是,你家不是有“杨妃”(元春)吗?你们贾府有杨国忠吗?杨国忠是宰相,虽说名声差吧,可人家也当宰相了呀。你们贾府的爷们儿能当什么?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
宝钗这话骂的太狠了,只是王熙凤、贾母、王夫人要么是文盲、要么也不懂这些典故,没听懂是咋回事。宝玉的话不合适,教训宝玉一人就是,干嘛骂人家全家呢,还骂的这么入骨。贾府都这么没出息了,你薛家还合家住在人家家里呢。再怎么说也是客人,将主家贬的一文不值,可不是为客之道。
王夫人一向视宝钗为理想儿媳,要是她听到和懂宝钗以上说的话,保证改变主意。
《红楼梦》四十二回,刘姥姥离去后,黛玉给刘姥姥取“母蝗虫”,大家笑了个东倒西歪,宝钗评价黛玉这是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一句是一句。这是在夸黛玉因为有文化,讲笑话水平高,让人回味无穷。可是她这时拿王熙凤作比较:
“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
还有五十七回,宝钗看见邢岫烟没有穿棉衣,而是换上了夹衣裳,说了一句话:
“必定是这个月的月钱又没得。凤丫头如今也这样没心没计了。”
这两次凤姐真是无辜躺枪。凤姐讲笑话的水平当然首屈一指,看看贾府元宵夜宴上,一说二奶奶要讲笑话了,婆子丫鬟挤了一屋子等着听,就算没有黛玉讲的雅,宝钗作为亲表妹公开说凤姐没文化,不通。直捅人家的短处,也是挺失礼的吧。
说邢姑娘穿的单薄,就把责任推到凤姐头上就更没道理了。邢姑娘是暂住荣国府,凤姐就算不给她发月钱也没什么,吃住在亲戚家还要亲戚给发工资,这算谁家的道理。凤姐之所以每月送邢岫烟二两银子,一是邢家穷,邢姑娘住进来,邢家和邢夫人都不可能给她零花钱。凤姐发现邢姑娘的确可疼,喜欢她,想让这个姑娘体面些;二是邢夫人毕竟是婆婆,凤姐这么做,邢夫人自然满意,也是和婆婆和谐关系。而且这个钱一定是王熙凤自掏腰包。因为不可能向账房申请一位亲戚小姐的月钱。
当初大雪天芦雪庵联诗,众人都有大毛衣裳,唯有邢姑娘只穿了一件破毡斗篷,冻得拱肩缩背。所有人都看见了,只有平儿凤姐有心,将凤姐的一件大红羽纱的衣裳送给了她。现在邢姑娘穿的少,宝钗说可能是凤姐没给她发月钱,难道邢姑娘穿的暖不暖要靠每月凤姐送的二两银子吗?邢姑娘是咋度过的这一个冬天呢?到底还要凤姐怎么做呢?宝钗这话实在不通情理。
宝钗说话其实常常不合时宜,没道理,可是读者却往往批评黛玉说话小性刻薄,却认为宝钗厚道,会说话,有涵养。此大谬矣!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