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的阳光带着秋日的滤镜
清风徐徐,树影婆娑
福州老街充满了怀旧气息
在街角随意一拍
都有上海网红路——武康路的味道了!
上图就是鼓楼区中山路
不仅复古好拍,可以假装在上海
年的福州时代元素
春秋战国到民国的名人印记
还有老福州人的回忆与故事
也都藏在这片老街里
假期最后一天
就在家门口溜达溜达
随性来一场CityWalk吧~
在年的老福州历史中咔遛
出了地铁1号线屏山站D出口,往东走不远,便到达中山路了。
街道不长,不过米,你甚至可以从一头望到另一头,但这片区域散落着不少历史遗迹。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浓浓的老福州韵味。
汉代冶城、唐代马球场、宋代校场、明清贡院...福州城大部分的时代元素在有限的空间重叠、交错~又和现代的居民楼融合。
古迹、民居、小店、大树、街巷构成了中山路宁静休闲的氛围。在路边的咖啡厅点杯冰拿铁,畅饮小憩,格外惬意。
短短中山路,藏着各种国家宝藏
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
从路口走几步,就是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在四周高楼大厦的映衬下,这座灰砖结构的闽东小院显得格外素雅。
这里没有澳门路的林则徐纪念馆那般华丽复杂,却返璞归真地凸显出老福州建筑的质感。
院内展示了林则徐的生平经历、儿时的学堂和生活物品,简单质朴。
整座老宅留着诗意的旧时光,当明亮的阳光从树叶间的缝隙、从天井照射下来,光影之间好似梦回百年。
纪念馆
中山纪念堂
中山路尽头的中山纪念堂曾经是清朝贡院的所在地。年,中山先生来此演讲,遂改名为至公堂。
纪念堂糅合西方罗马券拱门与中式硬山顶的屋架为一体,厚重的砖石外墙结构,蓝瓦翘檐的屋架,一下子将民国氛围渲染了出来。
中山纪念堂
傍晚时,放学的孩子聚集在纪念堂前玩耍,广场上回荡着肆意的笑声。斑驳的石柱,褪色的花窗则默默讲述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变迁。
中山纪念堂
冶山春秋园
冶山春秋园是什么组成的,是三原色,是古树、荷花和亭台,还有悠长的时光和无限的诗篇。
有多年历史的冶山春秋园最不缺的就是古典园林的韵味。飞檐翘角的喜雨轩、雕梁画栋的凉亭、幽静的石桥小道,走在园内恍惚间有身在古时的错觉~
走累了在池内的亭台小坐,盛夏时能看到池塘被粉嫩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点缀,微风拂过,幽雅的荷香随风而来,吹散了疲乏。
喜欢书法的,更要来冶山春秋园。泉山摩崖题刻处,唐宋至民国,无数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书法墨宝、诗词文章,让人开眼界。
仁寿堂
顺着欧冶池往南走,就看到依山而建的红砖小楼——仁寿堂,这是萨镇冰晚年居住的场所。
拾阶而上,廊窗边的树林摇曳,带来午后的舒适与惬意。
楼内一楼的展厅,展示了从汉代至民国的文物。东汉三国的双耳酒杯、晋朝的酒坛、唐宋的香炉、存钱罐、油灯、明清的瓷器...
还有萨镇冰的人物生平展览,一切构成一副恢弘的历史画卷。
唐代马球场遗址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马球场”遗迹,省博院考古专家称,迄今为止,这是我国挖掘出土的唯一一个马球场遗迹。
如今,马球场早已被现代建筑掩盖,只能通过遗址来想象一番,千年前的唐朝贵族们在此举行精彩绝伦的马球比赛。
中山路的美食,随意打卡~
鹿中鹿咖啡厅
在中山路溜达累了,当然要找个地方小坐,再喝一杯冰咖啡休息一下呀~
开在中山纪念堂广场前的鹿中鹿咖啡厅是不错的选泽。复古文艺的装潢和昏黄色调让你很简单就能拍出氛围照~
孝宝酱卤
原来开在中山路段的40年老店,稳坐福州卤味界的一把交椅。现在已经搬到隔壁的观风亭街,不过美味是值得我们多走几步的。
透过橱窗看各种黑乎乎的卤味,还犹豫点什么时,不大的店面已经被附近的老客人挤满。
买了招牌酱鸭,口味是老福州风味的甜,带有点点中药味,吃一次就难以忘怀。
藏身于楼宇丛林的老街景
像一座城市的散文诗
值得在美好的秋日里品味
赶快出门轧马路吧!
内容来源:福州周边游
中山路
公交:可坐公交到省卫生厅站下,走米左右即可或坐到屏山站亦可。
其中,中轴中山路全长约米,周边传统街巷包括丽文坊、能补天巷、城直街、城隍街、云步山巷、北院巷、赛月亭巷等,全长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