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司法机关的教育和帮救,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破坏了森林资源,决心痛改前非,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通过补植复绿的形式修复生态。”4月26日,眉山市洪雅县涉嫌滥伐林木的陈某某协议补种株柳杉时承诺。
▲“补植复绿”现场文博/摄
4月26日,四川首个“补植复绿”基地在洪雅县玉屏山风景区正式成立。眉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吕皓宣布洪雅县“补植复绿”基地正式启动后,1名涉嫌滥伐林木的被告人现场进行“补植复绿”。
据介绍,洪雅县是全国生态县,森林覆盖率达70.5%,但因一些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案件屡禁不止。四年来,检察机关共受理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95件,占受理案件总数的6%,其中90%以上都是盗伐、滥伐林木案件,林业部门每年办理涉林行政处罚案件70件。截至今年4月,洪雅检察院共受理破坏生态环境刑事案件68件人,批准逮捕7件13人,起诉51件99人,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线索10件。
为保护全县森林资源,严厉打击涉林犯罪,洪雅县检察院会同县法院、林业局、林场、森林公安局探索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案件生态损失补偿机制,成立洪雅县“补植复绿”基地。基地占地余亩,景区为人工造林,主要种植柳杉等林木,与生态修复工作要求相契合。“补植复绿”基地主要用于盗伐、滥伐林木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集中补植林木,解决“人坐刑期满,荒山依旧在”的问题。
洪雅县检察院检察长樊正祥表示,将来,基地将成为洪雅检察院“补植复绿”实施点、警示教育宣传点、生态恢复治理点。
刘君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蒋麟
编辑刘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