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他花11年,自筹300万,跑赢地震波分
TUhjnbcbe - 2024/9/9 21:23:00

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级地震,截至6月18日8时整,共记录到2.0级及以上余震62次,其中5.0-5.9级2次,4.0-4.9级3次,3.0-3.9级10次,2.0-2.9级47次,目前最大余震5.3级。

据四川省应急厅消息,截至6月18日8时20分,长宁地震已造成12人死亡(长宁双河9人,珙县巡场2人、珙泉镇1人)。受伤人,其中长宁51人(双河镇41人,长守镇4人,竹海镇1人,梅硐镇3人,硐底镇1人,古河镇1人),危重5人、重伤16人、轻伤30人;珙县受伤80人(其中巡场74人、2人重伤,珙泉镇4人,底洞2人);高县3人(沙河2人,来复1人)。长宁被困的14人已全部救出。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地震发生之后,包括成都主城区在内的不少地方都提前发出了地震预警,并通过电视、大喇叭等多种手段提醒民众及时避险。

成都提前61秒左右收到预警,共有个社区实现“大喇叭”倒计时,为大家及时疏散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事后预警系统的倒计时视频在网上刷屏。

00:31

地震来临时,很多成都市民听到了响彻全市的避险提示、倒计时和警报声。

人们纷纷起来录下这一全城倒计时的时刻。

位于震中的宜宾市长宁县也拉响了警报。

除了大喇叭,很多网友反映,自己家的电视上也提前出现了地震即将来临的倒计时预警。

雅安市居民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出现在电视屏幕右下角的预警消息:

除此之外,还有乐山市、德阳市等多地电视台都发布了预警:

自贡市荣县直接全屏提醒:

深夜看足球比赛的网友,也通过电视获知了预警消息:

据悉,大陆地震预警网还通过包括

四川公安、

四川科技等近50个政务媒体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提示。

据悉,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优势,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研究表明,预警时间10秒,伤亡减少39%;时间为20秒,伤亡减少63%。

而成都

提前了61秒收到预警

成都的个学校和个社区的预警系统都提前触发警报,成都市13个区县的电视预警系统触发警报。在成都市区,许多区域能听到明显的警报声。大家也因此及时进行了疏散。

年的报道截图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地震发生时,宜宾市提前10秒收到预警,泸州市预警时间18秒,自贡市预警时间27秒。

另据中国青年网报道,早在年1月,成都高新区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工程项目意见建议时,就有市民通过成都高新区公众信息网提出加强地震预警的建议。

就在今年5月28日,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还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签署了地震预警接收“最后一公里”深化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地方可以实现电视预警。

目前,电视地震预警延伸到四川所有地震区所有13个市州,覆盖79个区县,占四川省地震区区县60%。

看到这样先进的预警系统,网友纷纷表示:

初步统计表明,四川省宜宾市、乐山市、凉山州、德阳市、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雅安市、云南省昭通市等市的学校发出预警,成都市的个学校、个社区收到预警,宜宾市、乐山市、成都市等13个市州的共79个区县开通了广电和互联网电视地震预警的区域发出电视地震预警或预警提示。云南省昭通市、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雅安市等3个县的4个农村场镇提前7秒-65秒发出预警。

大陆地震预警网还通过包括四川公安、四川科技等近50个政务和媒体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提示。

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所了解到,17日22时55分发生的四川宜宾地震,震中烈度为7度,7度烈度区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7度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另外,系统还绘制了烈度速报图,供政府、应急部门应急救灾决策。地震发生时,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国家减灾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大厅)、四川省减灾中心、四川省消防总队等安装的应急型地震预警专用终端提前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及时辅助应急。据大陆地震预警中心测定,此次地震最大烈度7度左右,4度及以上的区域涉及四川省高县、叙州区、筠连县、珙县、长宁县、江安县、兴文县、南溪区、翠屏区、屏山县,共造成10个县区受影响。

我国地震预警成果,全球领先

作为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者,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自汶川余震区发展的我国地震预警成果,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大陆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达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这一价值1.6亿元的地震预警系统,在年6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当时便布设在两万平方公里的汶川余震区域。

此后,仅到年5月,就成功对次余震实施了预警。已成功预警芦山7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等52次破坏性地震。值得指出的是,年5月以来,通过各地政府的依法授权,电视地震预警已从3个县延伸到德阳市、宜宾市等十多个市州。

年2月19日,减灾所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对发生在云南省巧家县的一次4.9级的破坏性地震进行了预警,昭通市中心的终端在地震波到达之前15秒钟收到了预警信息,这是国内首次对破坏性地震预警成功。

年,王暾在成都高新区创办成都美幻科技有限公司,并基于公司组建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减灾所牵头成立了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王暾

年汶川地震发生时,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理论物理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王暾觉得,中国需要地震预警“哪怕只提前十几秒钟,能让人们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减少人员伤亡。”王暾说,从那刻起,自己开始搜索地震预警技术相关的信息,发现地震预警只在日本等少数国家应用。

于是王暾决定回成都进行预警系统的研究,带着从同学和亲友那筹来的万元启动资金回国。“当时申请项目、资金都遇到了困难,最艰难的时候,公司的账户只剩下1块4毛钱,有的月份员工只发一半的工资,甚至还要推迟3个月才能发这一半工资,我在用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

回国后,王暾去了汶川、北川。“北川有个学校,学校的红旗还在飘。”王暾分析,那个学校本该有31秒的预警时间,但当时除了在操场上的师生外,很多人都遇难了。

“如果有预警系统,这学校大部分人或许都可以获救。所以我决定快马加鞭,避免这样的灾难再次发生。”王暾说。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其预警原理是电信号的速度比地震波快,这两者的“时间差”即为地震预警时间。

地震预警有别于地震预报。地震预报是对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地震事件预先发出通告,地震预警则是在地震已经发生、但还未形成严重破坏时发出警告。

一份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63%。减灾所地震预警系统年4月的首次成功预警,让中国成为继墨西哥、日本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的国家。

王暾表示,减灾所将继续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防震减灾部门的领导、监管下,更好融入到国家地震预警工作中,加强与相关单位配合促进我国地震预警事业良好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地震安全。

网友表示,听到预警声音想哭,这个地震预警网真的很厉害,希望能普及!

对于网友对地震预警系统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花11年,自筹300万,跑赢地震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