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洪雅实践
TUhjnbcbe - 2024/7/3 21:18:00

「本文来源:中国改革报」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洪雅实践”

四川眉山市洪雅县厚植生态底色,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大力推动全域绿色低碳化,构建现代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早晨品森林禅茶,中午尝高山美食,静可‘森’呼吸,动可丛林穿越,或滑翔伞助你翱翔蓝天……”作为“全国首批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森林康养产业新业态的发祥地,四川洪雅县玉屏山已成为践行绿色发展领跑者、森林康养旅游体验“打卡地”。

“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两山’转化示范县。”近日,在洪雅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洪雅县委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对推动“十四五”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再谋划、再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等国、省战略机遇,深耕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以“做强一区、做精两山、做特三片”战略布局为抓手,吹响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如今,该县正扬帆起航,推动洪柳新区规划布局,以“做强一区”为突破,建设健康养生核心区,构建康养旅游产业基地群,形成康养旅游产业全体系。通过做特三片,将茶、树、笋等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为绿水青山转化夯实基础、拓展空间,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探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洪雅路径”。

绿色转型

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

近日,国务院印发《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擘画出“路线图”“时间表”。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加码背景下,作为拥有森林面积达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超71%的洪雅县,如何推动保护与发展并驾齐驱?“今年以来,洪雅积极推动国家‘双碳’政策落地,明确提出了不动一根树,推动产业‘下山’前移发展战略,以创新建设‘洪柳新区’为突破,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重塑产业经济新格局。”洪雅县有关负责人说,洪雅抢抓成渝双城圈和成眉同城机遇,紧扣市委建设“西部丹雅绿色走廊”要求,加快建设“两山”转化创新驱动实践示范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两山”转化示范县步伐。

▲在四川洪雅县东岳镇桥口村稻香湾梦幻田园里,一幅由绿、紫、红、白、黄多彩水稻组成的“熊猫扛锄头”稻田艺术作品十分壮观。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特约记者刘忠俊摄)

据介绍,为把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势,今年以来,洪雅县深耕绿色低碳发展,立足国际视野、打破区域限制,加速了“洪柳新区”建设步伐,与旅游发达国家瑞士少女峰、圣莫里茨等经典景区策划方确定合作关系,启动洪柳新区策划和重要地块详细规划编制,并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优势,科学分区规划,提出五区协同发展格局:即以打造“洪柳的神奇森林”为主题,聚焦森林康养,以“北联惊喜森林、东进疗愈森林、中聚娱乐森林、南拓文艺森林、西控冒险森林”五个区域因地制宜布局森林康养、旅居度假等,进一步丰富产业业态。

据洪柳新区负责人谢平介绍,作为推动洪雅未来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洪柳新区”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正加速推进,八面山环森路等现已完成勘察设计,预计年4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新区开工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52.0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亿元,谋划储备项目11个,总投资约.79亿元。

如今,洪雅县正深耕绿色低碳,扛起生态保护第一责任,加速洪雅大山、大水与中央、省、市战略相融,明确把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转化,作为跑好接力赛、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首要任务,为确保主要河流水质、空气、土壤环境质量达优良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迈出铿锵步伐。

降碳赋能

推动绿色产业循环发展

10月2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1月~9月全省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洪雅位列前十。这是该县坚持绿色发展,实施减碳赋能,推动绿色产业循环发展交出的“靓丽答卷”。

“推动技改以来,公司共减少使用燃煤22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吨/年、氮氧化物吨/年,节约标煤5.75万吨。不仅用工减少人,而且产品优良品率由95.1%提升到99.3,公司低碳绿色产品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海涛说,公司已成为全国第一家实现元明粉清洁环保生产的绿色企业。

据洪雅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速推动经济降碳转型,洪雅全力支持企业技改、扩能、发展绿色生态工业,以做特三片为突破口,明晰生态食品加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定位。一方面,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健全覆盖种养、加工、销售、金融等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围绕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园区,继续保持化肥、化学农药减量示范县和全省有机茶第一县优势,推动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打造成都都市圈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为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该县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编制碳汇发展规划,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力,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杜绝“两高”项目落户。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和支撑体系,创新多元化实现路径,拓展“两山”转化通道,高质量完成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任务。

▲四川洪雅县境内错落的山丘上,绿油油的茶园里茶农们忙着春茶采摘,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特约记者刘忠俊摄)

如今,该县以“茶、竹、椒、乳肉制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绿色工业产业活力迸发、成蓬勃发展态势。

绿色全域化

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10月21日,为期两天的中国林场协会“森林康养年会”,在森林覆盖率达98%的洪雅玉屏山举行,作为林草产业新业态,玉屏山已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共享发展示范区,为洪雅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创新发展高地注入了动力引擎。

“我们按照‘抽松老城、提质西城、建设江南新城’思路,大力实施减容增绿,建设产、城、景、人融合的生态山水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激发消费活力。”洪雅县有关负责人说,洪雅以“做精两山”为基础,建设生态功能涵养区。着力塑造一个在成都平原经济区独具魅力的揽胜、探秘、研学、度假等消费场景。

据介绍,为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洪雅县建立“谁污染、谁付费”的市场化投入机制。统筹水污染防治,扎实开展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建成青衣江亭子山饮用水示范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湿地和生态涵养廊道等,让“水清、地绿、天蓝”成为洪雅常态。如今,洪雅县正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加速健康养生产业蓬勃发展,为聚力打造“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凝聚新动能。

(何广丙)

责编/制作:张晶审核:田新元政审:王子良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洪雅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