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森林公园。(资料图片)
柳江夜色。詹跃摄
《童话世界——玉屏山景区露营地》尹霜林摄
近日,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联合发布了第四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暨“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在“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中,四川占14席,居全国第一位,我市洪雅县名列其中。
疫情反复,给旅游业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带来了诸多变化和挑战。两年多时间,洪雅县通过不断尝试,逆势突围。作为国家生态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天府旅游名县,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坚定国际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争创“两山”转化示范县,取得明显进展。
释放旅游潜能
擦亮康养金字招牌
“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我每年夏天都会带家人来住一阵子,现在疫情防控严,就近避暑也是不错的选择。”6月28日,在洪雅县七里坪,在这里避暑的市民纷纷表示。蓝天、白云、森林、草坪、鲜花、露营……让人好不惬意!
疫情波动下,“就近旅游”成为新宠,洪雅县抓住机遇,多措并举,逐步形成了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康养产业。
“以前,总想着去省外看美景,去国外见世面,这两年,我们每年都要来洪雅,夏天的时候,住在草坪上的帐篷里,晚上可以看星星,清晨醒来,呼吸着格外清新的空气,听着林间清脆的鸟语,这才发现,原来这么近的地方竟有那么美的风景。”游客小罗感慨地说,到了冬天,瓦屋山上的雪景也非常好看,还有热闹的冰雪节,吸引着周边的游客前来游玩。
如何擦亮康养旅游产业这张金字招牌,洪雅县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发出业态更丰富、体验感更强的森林户外游。
“春节期间,玉屏山景区推出的雪地摩托项目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体验。”洪雅县玉屏山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前来体验的游客骑上摩托穿行在山林雪地,沿途飞起的雪花、刺激的尖叫,新玩法给他们带来了全新体验。
旅游新体验、新业态赋予了洪雅各景区新活力。近年来,该县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国际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大力发展健康产业,高起点定位建设“两山”转化示范县,积极倡导“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以“康养+旅游”“康养+运动”等“彩笔”,绘制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全域康养画卷。据悉,依托71.68%的森林覆盖率等优质生态资源,洪雅成功走上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据悉,洪雅县通过着力开发健康保健、中医药康养等高端产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抗衰康养,完善漂流、滑雪、滑翔、攀岩、跳伞、瑜伽、禅修、温泉等特色业态,提升康养旅游产业品质。如今,洪雅的云上瓦屋、烟雨柳江、半山七里、康养玉屏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康养景区,引得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下一步,洪雅县将坚持“1+2”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做好生态保护文章,做强康养旅游和绿色工业两大产业支撑,为建设“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而努力奋斗。
完善设施优化服务
铸就高质量发展亮丽底色
疫情波动下,旅游行业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但洪雅县却在这段时间选择积蓄能量、厚积薄发。据悉,年至今,虽受疫情影响,但洪雅县玉屏山景区接待游客数量突破了40万人次,且多次达到每天人次的上限。
那么,位列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洪雅的旅游产业为何能够稳步发展?
“其一,洪雅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其二,洪雅打造全域旅游,环境更美好、设施更完善、服务更优化。”洪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洪雅县积极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实践,规范和加强旅游厕所管理制度建设。目前已建成旅游厕所58座,为游客提供了更清洁、卫生、舒适的旅游环境,也有效提升了该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旅游形象。
疫情让人们对旅游需求发生巨大变化,在人们热衷于“就近游”的同时,全新的旅游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洪雅县将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开辟出多元化旅游方式,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快推动全域智慧旅游健康发展。
“全县的党员干部、教师、医生、青年、学生还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深入到各景区景点为游客提供旅游志愿服务,接受游客咨询,做到人人都是旅游者、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受到游客一致点赞,文旅消费市场更加和谐有序。”该负责人说,我们要以游客为中心,提高文旅产品的舒适度和口碑,洪雅的旅游产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随着乐雅高速、遂洪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洪雅进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去年5月,洪雅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全面建成,具备通车条件……洪雅打通“任督二脉”,将进一步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当前,首先要做好疫情防控,对于处于低风险地区的洪雅而言,旅游业发展正稳步前行。“只有认真‘练好内功’,积极尝试,勇于突围,跟随市场的脚步鼓足自信的底气,才能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稳中求进。”该负责人表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