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十二钗诗词解读系列
王熙凤的一张巧嘴,劣势都转为优势,真是化腐朽为神奇。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五十四回元宵节上,贾母表达了对袭人的不满:
“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
王夫人不但嘴笨,也没有理解婆婆的真正的意思,忙解释说袭人的妈死了,身上有热孝,不方便到前头来。王夫人这是抬举袭人,把她当姨娘看。也算享受半个主子的待遇。可是贾母显然不买账,很可能就是对王夫人抬举袭人不满,就说了:
“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着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
不管是针对袭人还是针对王夫人,总之贾母觉得袭人一个奴才失了本分。贾母下了这样一个结论,王夫人就尴尬了,袭人的问题今后还真是不好办了。
凤姐一看贾母这个态度,王夫人也很尴尬,就来圆这个场,凤姐就说了:
“今儿晚上他便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这里一唱戏,园子里的人谁不偷来瞧瞧。他还细心,各处照看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经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凉的,茶水也不齐备,各色都不便宜,所以我叫他不用来,只看屋子。散了又齐备,我们这里也不耽心,又可以全他的礼,岂不三处有益。老祖宗叫他,我叫他来就是了。”
这一番话句句说到了贾母的心坎上?凤姐这番话真正的目的是为解王夫人当下的围,也是为将来袭人顺利成为宝玉的姨娘扫平障碍。要说贾母觉得袭人就是一个拿大的奴才,她还想成为宝玉的屋里人?王夫人也没法再替她说话。所以,袭人不来,不是因为袭人,而是凤姐不让他来。凤姐说是三处有益,屏山看是五处有益、六处有益。
果然,贾母一听,赶紧说那别叫他来了,你想的比我周到。
凤姐不识字,说话自然没有文绉绉的那一套,她说出来的就是世俗俚语,李纨说她的话是“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西算盘分斤拨两的”。李纨这个话没错,可是,这样的话才真实,才能落在当地下。
不识字的王熙凤竟然还做过一句诗,就是芦雪庵联诗她给开了个头:“一夜北风紧”。看看画面感多强,留白也足够大。凤姐没文化,可凤姐的那张嘴,曹雪芹给了它一个专属名称,叫“刚口”。
王熙凤系列:
第1节链接:曹雪芹用两个字定位王熙凤,是大赞美,也埋下了她的悲剧结局
第2节链接:王熙凤的手段有多厉害?年后的今天,绝大多人恐怕也做不到
第3节链接:红楼梦:王熙凤夸死人不偿命,学两招,夸人水平立马高几个段位
第4节链接:王熙凤骂人不带脏字,骂的对方怀疑人生,生无可恋,毫无招架之功
王熙凤系列共15篇左右。一周内发完,欢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