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屏山县因地制宜培特色农民增产又增收
TUhjnbcbe - 2023/7/30 20:41:00

近年来,为切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屏山县立足山地特色,积极探索多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在锦屏镇漆树村的茵红李林下养殖浙川白鹅示范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茵红李挂满枝头,果实饱满,长势喜人。果树下,一群大白鹅在阳光下梳理羽毛,追逐觅食。

据锦屏镇漆树村茵红李林下养殖浙川白鹅示范基地负责人钟镐元钟镐元介绍,他在茵红李树下养殖白鹅,既解决了李园除草的问题,鹅粪又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使茵红李品质大幅提升;在李树下生态放养白鹅,能有效促进白鹅体质健壮、肉质鲜美。

“目前,我养殖了两百多只白鹅,可以覆盖三十亩茵红李。一只鹅能够卖到一百元以上,李子总收益有15万左右。”钟镐元乐呵地说道。

在锦屏镇锦屏山上的茵红李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内,阳光下,茶树吐蕊,李树青翠,茶果间作套种,高低枝杆竞相生长,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为了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绿色防控,基地采取了生物防治的方式,一方面采用微生物菌剂,如有机肥、有机水溶肥,减少了对化学肥料的依赖。同时,生物肥料又改进了土壤的结构,培肥地力,增强了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采取物理防治的手段,如杀虫灯、诱捕器、粘虫板减少虫害,同时使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大蒜素等开展病虫害防治。

据屏山县锦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顺金介绍,这样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既保障了农产品绿色安全,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产品增产增收,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如今,茵红李与茶叶套种已成为锦屏镇立体农业的一大亮点。采用生物防治产出的茶叶与茵红李均实现了口感好、品质佳,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已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屏山县采用茶果套种、绿色防控的示范园共有亩,每亩收益能达到3万元,总收益在万元以上。

走进锦屏镇新村村,在种植户徐培高的蜂糖李高接换种基地内,颗颗饱满、圆润翠绿的蜂糖李缀在枝头,十分诱人。

蜂糖李是一种产于贵州的李子品种,其特点是果甜肉厚,果肉紧实,不苦不涩,连果皮都是脆甜的。因其口味和商品性极佳,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被称为作为“李中贵族”。

原本徐培高种了10亩左右的茵红李和脆红李,因脆红李单价较低,专家建议他将脆红李换种成蜂糖李。于是,徐培高将家中的两亩脆红李,嫁接了蜂糖李的枝条,经过一年时间,完成了品种改良。

“这两亩蜂糖李的产量非常好,初次挂果一亩产量有斤左右,能卖到14元一斤,总收入达到了元。下一步,我还计划将剩余的几亩茵红李也改换成蜂糖李。”锦屏镇新村村蜂糖李种植户徐培高说道。

接下来,屏山县还将继续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农村发展路径,培育特色农产项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着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来源:屏山发布

1
查看完整版本: 屏山县因地制宜培特色农民增产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