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红楼梦探春给哥哥宝玉送过鞋,宝玉送探春的
TUhjnbcbe - 2023/7/8 21:25:00

《红楼梦》三十七回,秋高气爽,探春仿效东晋东林寺之莲社、会稽东山之雅会,想在大观园起诗社,给众姊妹发去笺函,其中,给哥哥宝玉是这么写的:

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tōngguān]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从此信笺中,读者得知,探春不小心染恙,宝玉很关心,一天好几次的派小丫头望候,还送去了鲜荔枝,除了吃的,还送了一幅颜真卿的墨宝给探春。

探春和宝玉兄妹二人互送礼物貌似很常态,二十七回探春就提及曾亲手做过一双华美异常的鞋给宝玉,还被贾*看见了,对此批评说太过奢华了。

但曹雪芹在此埋下“真卿墨迹”不细读不容易发现,却大有深意,正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空谷回声,一击两鸣。到了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众人进了探春的屋子秋爽斋,说到屋内的摆设,就有:

……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这一定就是宝玉送探春的那副“真卿墨迹”了。可不能小看了这幅对联。此联在意韵上,表达的是古代隐士浪迹山林悠闲情趣的生活。烟霞是说自然风光,指山林、山水等。骨格就是指文人隐士志趣、品格、性情了。泉石同样代指山水,只是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泉、石又为文人雅士极为推崇的。总之,这是文人雅士在抒发自己对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让心灵无拘的人生理想和美好的向往。

颜真卿作品名录里的确没有找得到这样的一幅对联,而且,从年代讲,这种左右各一联的形式,学界认为是从五代后蜀主孟昶题桃符于寝门“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才开始的,是楹联的始祖。直到明中期,楹联之风才渐成雅事,盛行起来,到了清代,发展到了顶峰。当今神州大地和历史上所流传下来的名联,几乎为清作,明代的都很少。如果说唐代的颜真卿就做了这样格式的楹联,的确是太过超前和说不通的。

那么,杜撰此联意欲何为呢?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杜撰不稀奇,比如宝黛初会,宝玉问黛玉有无表字,黛玉说没有,宝玉就说自己送黛玉一字,就叫颦颦。还引《古今人物通考》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林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一下就戳穿他,说恐怕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立刻就认了,说古往今来杜撰的太多了,我为什么不行呢?这不过是曹公借宝玉之口来为自己的杜撰找借口罢了,甚是好玩。

颜真卿,是唐中期重要的*治家,书法家。论文,他创立颜体,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家。论武,平安史之乱,他战绩赫赫,深受李亨器重信任。颜真卿却因刚直不阿遭嫉妒,因忠心而惨遭灭身。颜真卿悲剧的结局却成就了他节烈忠义,熠熠生辉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为后人膜拜敬仰。

探春同样是善书法的,人格上,曹公赋予她“敏”字,这个敏,倒可以拆为智、勇、谋。她不但在理家时展示革除宿弊的素质,她还有一番价值实现的个人追求和家国情怀,恨不能为男子,可以出去做一番事业。探春身上的这种男儿气,还真是拿风格上“骨体坚实,书风雄媚;字内精微,字外磅礴”的颜真卿类比最合适。无论如何,若为颜真卿真迹,后世说价值连城并不为过。

和颜真卿类似,探春永诀故土亲人的远嫁,也是为国家牺牲了,但探春留给《红楼梦》、留给读者的,最深刻的是令人佩服和敬仰。

探春的一笺书信马上召集来了众人,大家齐聚秋爽斋,欢腾召开了第一次诗社筹备会议,恰时,贾芸送来了两盆白海棠,应时应景,预示各自命运谶语的海棠诗就要吟出,桐剪秋风里,众红楼女儿的莲社雅会开社大吉。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梦探春给哥哥宝玉送过鞋,宝玉送探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