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省委统战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广泛动员全省广大*外知识分子持续发力、担当奉献,有效发挥知联会、欧美同学会、同心·服务团等平台载体作用,为决胜全面抗击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奉献*外知识分子的磅礴力量。
“四川力量”冲锋在前
疫情持续,抗疫不懈。在省委、省*府的组织号召下,医疗卫生战线上的广大*外知识分子主动请缨、逆行驰援,为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带去了“四川力量”。
“逢艰险不避,遇名利不争,扛使命不悔,行大道不移”,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专家组成员、医院感染科*外主任医师周仲辉鲜活地诠释了这句话,拥有40年医疗工作经验,经历过SARS、甲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带队参加过汶川大地震的紧急救援工作,周仲辉再次肩担重责,带领川北医学院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疫情最前沿。作为新冠病*医院,医院患者多、病情重、医疗物资缺乏,医院的领导及两个病区的主任、护士长见面时,周仲辉表态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的团队定会不等不靠,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救治的病人中,一名孕期28周的新冠病*感染患者让众人遭遇难题,周仲辉教授迎难而上,团结众人齐心协力,不仅治愈病人,还保住了胎儿,感动得患者家属几度落泪。
周仲辉教授带领医疗队出征前合影
“我要发扬不惧不畏不避不退不让的精神,尽自己的全力同病*赛跑、去减轻患者痛苦。对病人多几次巡视、多一份关心,多一点坚持。”李强说,作为西南医科大学第一批援鄂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外医生,李强教授虽然已经50岁“高龄”,但他克服戴近视眼镜加护目镜、穿厚重防护服的艰苦环境,每天一丝不苟地完成收治病人、写病历、写医嘱等工作,还要指导年轻医生,和他们一起倒班,每个班要4个小时。工作中,李强教授还善于用自己乐观的态度和专业的心理防护知识为同事和广大患者带去春天般的温暖。
李强教授和同事向患者传递抗疫信心
无*派人士、医院护士张焱林,执业28年,经历过抗击“非典”,支援过“5.12”的抗震救灾。这一次,武汉疫情告急,她再一次挺身而出,在那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因身穿白衣,所以肩担重责。接到紧急任务大年初一就出医院,在隔离病房里,她和同事们一起轮夜班,给患者做护理操作,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一样都不落下,她用她20多年的呼吸科专科操作为危重患者提供着医疗救护,安置呼吸机,吸氧,输液......不说累,不说苦,不抱怨,用饱满的热情鼓励着每一位患者,让她们相信,胜利会属于每一位武汉人民。
张焱林正在准备为患者消*输液的医疗器械
截至2月19日,四川共派出八批次援鄂医疗队伍,医护及相关人员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外知识分子近50%。
“爱心力量”汇聚汪海
聚爱成海,彰显情怀。疫情突然爆发,全省各级知联会会员踊跃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汇聚一汪爱心海洋。
2月11日,成都医学医院分别收到了一批特殊捐赠——共计个一次性医用口罩,是通过多个地址小件发货的医院,没有署寄件人的姓名。通过多方了解,最终确定了这批暖心防护物资的“陌生”捐赠者,正是来自成都医学院的*外青年副教授赵冶。原来,赵冶副教授注意到抗击疫情需要大量口罩,但是市场上暂时买不到,因此他通过互联网在国外销售网站上抢到了个医用外科口罩,并第一时间通过匿名的方式捐献。
医院捐献的部分口罩
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无*派人士、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周晨燕想尽一切办法筹措物资。她多方奔走,协调物资捐赠,积极联系四川省慈善总会、成都市慈善总会、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等单位。经过不懈努力,筹集大量75%酒精、84消*液、二氧化氯泡腾片、隔离衣、一次性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空气净化杀菌器、新医院急需物资,医院燃眉之急。她还积极争取爱德基金会和“饿了么”向医务工作者捐赠份午餐,医院职工就餐。
周晨燕正在给患者赠送消*酒精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日前,我省各级知联会发动捐款捐物累计达余万元。德阳市无*派人士、知联会副会长冷鑫鸿主动为社街道志愿者等送去了价值1.6万元的口罩个,一次性手套付,斤酒精,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绵阳市知联会副会长莫正豪积极发动广泛力量募捐累计近20余万元,用于绵阳抗击新冠状病*疫情;德阳市县各级知联会会员累计捐款14万余元;眉山市知联会会员企业四川省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万元;内江市各级市、县知联会会员为抗击疫情捐款累计5万余元;攀枝花知联会捐款捐物累计13万余元……目前全省各级知联会捐款捐物还在持续中。
“智慧力量”破解瓶颈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如何解决疑似病例快速确诊难题,如何在减少接触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学习,如何提高更多群众对抗击疫情的重视程度等,广大*外专家学者贡献智慧力量,助力破解抗击疫情遇到的瓶颈问题。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无*派人士、归国留学人员叶松教授带领团队联合四川大学医院、郑州大学、成都铱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所单位科研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智能化快速核酸检测系统”研究,担当作为、贡献力量。研究团队拟研发用于新型冠状病*现场一体化快速核酸检测系统,系统以目前的确诊标准——核酸检测为基础,采用微流控为主体的即时检测(PointofCareTest,POCT)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实现病*核酸快速一体化自动检测。系统具有“随时、随处、由己、联动”的特点,即检测终端具备微型化、智能化、联网化、全自动化及低成本的性能特点,助力检测防控。
宜宾市无*派人士、归国留学人员何伟带领工作团队,充分发挥CityDO集团在数据智能运营技术方面的优势,联合阿里云钉钉工作人员,争分夺秒为地方搭建钉钉线上课堂、道路交通防疫管控、企业复工员工健康管理、防疫物资征集、超级菜场等多个公益平台,及时共享防疫工作信息,有效避免人群聚集感染。2月13日,CityDO集团·宜宾城市大数据运营公司、阿里云钉钉会同屏山县教体局迅速成立线上课堂工作小组,连夜落实钉钉线上课堂平台构建工作,保障屏山县各中小学、职高“停课不停学”。
何伟正在向一线员工介绍数字化移动平台使用方法
疫情来袭,需要向更多人科普新冠病*肺炎疫情科学知识。绵阳市无*派代表人士徐汝金牵头组织30余家社会团体通过网络开展“防控疫情公开承诺活动”,呼吁大家理性对待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50余万网友“打卡”践行承诺并转发,营造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传播正能量、画好同心圆的浓厚氛围。绵阳师范学院组织广大*外师生设计宣传抗击新冠状病*疫情网络海报十余幅并在网络发表传播,团结引领大家共同打好疫情防控保卫战。
“艺术力量”冲破阴霾
疫情爆发以来,广大*外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创作,讴歌真善美,鼓舞士气,以多种形式声援抗击病*疫情。
中央开明画院副秘书长、四川开明画院*外知识分子杨晓亮院长以笔铸剑、以墨抒怀,创作宣传画为抗击疫情加油,表达对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逆行者”的无限敬意,希望全国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杨晓亮院长为前线医护人员创作的部分宣传画
广元市利州区*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书画家们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