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百度优化求职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6.html“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这是“病重”的秦可卿对自己情淫作风和命运结局发出的感叹。这话是当着王熙凤的面说的。王熙凤这个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的聪明绝顶之人当然明白秦可卿的话外音。
在秦可卿面前,王熙凤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同理心,她对秦可卿的悲观给予了同情、理解和发自内心的宽慰。没有一丝一毫对秦氏作风上的批评和纠正。
其实,对于秦可卿和贾珍的丑事,王熙凤心里十分清楚,这一点,曹雪芹非常直白地写了出来。《红楼梦》第七回焦大醉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连贾珍的名字都骂了出来,曹公在这里写了一句: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没听见。宝玉不明白,还问凤姐啥叫爬灰呢,凤姐的表现是“立眉嗔目断喝”。这个装没听见,这个断喝,不光是证明听得真切,更加证明,凤姐和贾蓉对宁府里的爬灰隐情心如明镜。
令人十分诧异的是,彼时台面上秦可卿的人设正光鲜耀人,秦可卿病了,婆婆尤氏心焦得了不得,公公贾珍都抑郁了,丈夫贾蓉面对她是小心翼翼,邢夫人王夫人关切体贴她,连老祖宗贾母对她的身体健康也是关怀有加……更加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万人不入眼的王熙凤对秦可卿的态度可以用关怀备至来形容。
《红楼梦》第十一回,王熙凤探望病重的秦可卿,一进秦氏卧室,长辈进来,秦氏就要起身见礼,凤姐是紧赶几步,不让她起来,爱抚她说看起猛了头晕。日理万机的管家奶奶凤姐和秦可卿“低低地说了许多衷肠话儿”“尤氏打发人请了两三遍(凤姐才起身告辞)”,秦氏请求凤姐得空多来看看自己,凤姐听了这话,眼圈儿禁不住一红。红归红,凤姐可没有在秦氏面前掉泪,她是强忍着,怕更加刺激到秦可卿。
我们纵观整部《红楼梦》,让王熙凤如此动情和用心的人物,除了她自己的女儿巧姐,只有一个秦可卿。就连她用心侍奉的老太太贾母和她非常欣赏和支持的林黛玉,也比不上。
能如此征服王熙凤,对于秦可卿,当然不可以用一般人的眼光来看!
曹雪芹赞王熙凤: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这是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对宁府向来“风俗”理出一个处置思路时,曹公在文尾做的注。这是体现凤姐的理家才干,其实也仅仅是协办秦可卿丧事的一件具体的事件而已。
显然,曹公的这一阙赞美更应该赋予秦可卿。因为秦可卿清晰剖析了贾家衰亡的根本和死亡时间表,更重要的是给出的是家族永续长盛不衰之道:
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可保常的。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便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秦可卿的这番话,是临死梦托凤姐告慰身后事,凤姐听了表现的十分敬畏。秦可卿的这些个韬略,就曹雪芹明白写出来的女性理家来看,是最高明的。秦可卿的才干不但远在凤姐之上,还能让凤姐对她很敬服,这是王熙凤格外看重秦可卿的根本原因,两人名为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实际是惺惺相惜的闺蜜和知己。
王熙凤的眼睛是长在头顶上的,婆婆邢夫人的愚犟、嫂子尤氏的平庸贤良、还有李纨的明哲保身都不入她的眼,但凡能让她敬重、欣赏者,像贾母、林黛玉、探春等,无一不是能力出众的人尖子。
秦可卿尽管和公公爬灰的丑事连奴才等都知道了,后来更是淫丧天香楼,这些私德问题并没有成为王熙凤敬重她的障碍,或许她内心的苦也为凤姐理解,替她开脱都说不定,否则凤姐在听到焦大醉骂时,她为什么选择假装没听见呢!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