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忌什么 http://m.39.net/pf/a_4785535.html日前,四川组工网刊发《屏山县:探索科技人才“四动”模式助力转型发展》一文,介绍了宜宾屏山县在探索科技人才助力转型发展方面的有力措施。网络截图如下
原文如下
近年来,屏山县抢抓国家科技部对口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县校合作帮扶机遇,全力探索组织推动、产业带动、校地联动、平台互动“四动”模式,破解“管理多、服务少;有人才、缺产业;有产业、缺人才”难题。
坚持组织推动,形成人才引领发展“新态势”。单设县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统筹全县科技资源,促进成果、技术、人才、资本融合。出台“屏聚英才”新十条等系列*策,采取“人才+项目”方式,实施优秀人才项目引进工程,协调浙江省41名优秀专技人才来屏挂职,争取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学院3名博士研究生来屏指导。构建“2+1”服务高层次人才体系,由县领导、单位领导和服务专员组成服务专班针对联系服务人才75名,其中柔性引进人才16名、定向招引人才45名、本土挖潜人才7名、归巢回引人才4名、银龄夕照人才3名。
坚持产业带动,激活人才持续造血“源动力”。创新开展以商招商、以才招商,做大做强纺织产业支柱,引进恒丰丽雅、天之华等纺织企业32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0余人、技能型人才余人,95%的企业采用了国内外先进设备,建成企业平均利润率达12%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倍。建设专家人才平台,集结22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和71名县级专业技术人才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建设标准化茶园20余万亩、茵红李12万亩、科技扶贫示范基地24个。
坚持校地联动,注入人才推动创新“新动能”。完善校企合作引才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技术交流等途径,与四川轻化工大学等7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广“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全面提升科技项目实施质效,茶叶亩均收入从元提高至元,茵红李亩均收入从元提高至元。邀请中、省、市知名专家通过现场授课、网络直播、视频指导等方式开展农业技术、电商新媒体网络操作等培训,平均每年培训专业技术人才0余人次、新型农民1万人次。
坚持平台互动,搭建人才交流服务“直通车”。以县科创中心为基础平台,建立企业异地孵化联合体,成功引进20家服务机构入驻,在孵企业达到26家;创建“市级众创空间”3个,培训创客达人次以上;建设青年创客园3个,覆盖创业青年余人。成功创建国家火炬生物基纺织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依托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成功举办全国首次走进县级行*区域的中国火炬创业导师屏山行活动。建成“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屏山分平台,在线解答关于茶叶种植、茵红李病害防治等技术难题余条,全县2.3万名农户在线注册。
来源:四川组工网
往期回顾
创新基层治理筑牢社会根基
宜宾基层治理巡礼①丨以情动人以心换心“张六嬢”带动居民自治促和谐
宜宾基层治理巡礼②丨翠屏区东街:“法律夜市”硬核护航夜间经济
宜宾基层治理巡礼③
翠屏区云辰村:村企联动绘出富民强村新蓝图
宜宾基层治理巡礼④
推广*建“暖心家园”叙州区提升小区治理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