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竹台风,风水之源在于阴阳不平衡 [复制链接]

1#


  山竹台风,风水之源在于阴阳不平衡


  
  伍岳峰老师


  


  用易学原理解析台风,就是阴阳不平衡。


  所谓动者为阳。阳气过亢,就是台风。遇山为阴,化掉了过盛阳气,力度则减弱。按八卦,巽为木风,水气上升生风,水生木也;金被克木,木盛土衰;所以风遇山则缓解,风盛则泥石俱崩;风入洞无孔则灭,因为洞为极阴。


  台风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台风给人类送来了淡水资源,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30亿吨降水。另外,台风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也就是说,阴阳平衡。


  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一句话,台风太大太多不行,没有也不行。


  有人认为中国风水最奇妙的城市,在北纬30度,台风来了都要绕道走。有些地方风水独特,台风带来绕着走。


  潮汕地区群众认为,妈祖庇护,台风不看人面也得看神面,不到潮汕。广州市民认为,由古至今,镇海楼与望海观音神像先后坐镇广州,日日夜夜、不辞劳苦地为广州的风调雨顺保驾护航。


  所以广州地区才因为它们的灵光普照而祥和,台风不光顾福地广州。


  广州镇海楼,于风水格局之上,长期为广州起到一个关挡的作用。


  镇海楼取五层,五在五行属土,外墙红色为火,取火生土而克制大水之意,镇住涌向广州城区的大风大水,在风水上的作用就足以镇住台风,免去台风侵袭。


  望海观音作为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观音立像,位于番禺区莲花山莲花石之上,扼守广州市区的东南口,正对珠江出海口,面向东南,俯视南海,望着浩瀚的狮子洋与珠三角大地,日夜佑护着这方土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风水上风归类于五行木,贴金之观音宝像,正应了金克木之道,以箔金观音神像起到克制强烈台风入内的作用。

巽风被金克?

藏风之地就是福地


  无独有偶,朱元璋的驸马,都尉王恭负责砌筑石城福州府城时,王恭先在屏山顶修建屏山镇海楼,镇海楼,坐北朝南,坐壬向丙兼亥巳二分,可堵北峡破缺之煞气,禳荧惑塞幽阴,非徒饰形势壮游观也。


   镇海楼楼前排七口石缸,聚水不涸,排列如北斗七星。古称七星缸,象征福州的东,西、南、北、汤、水部,井楼等七个城门。


  如果其中有一个水缸干枯,就预警相对应的那个城门范围之内必有火灾。还可以镇风镇水,福州一共有七座扇城楼,也代表着福州七门。如果台风来了,门楼神就分身到七扇城门之内,同时关闭,藏风聚气,收风闭气。把风,挡在门外,同时也把雨挡在门外。


  北半球的台风是逆时针旋转,而南半球的台风是顺时针旋转。


  风按方向分属,有东西南北风等八方,归於八卦、谓之八风。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根据其特征形式称为狂风、暴风、飓风、微风、金风、祥风、瑞风、劲风、阴风、寒风、凉风、和风、疾风、热风、朔风、黑风、*风、山风与顺河风、台风、龙卷风等。


  有学者认为,广州地质龙脉负氧离子显威。台风到广州之前吹过南沙,准备通过番禺进入广州,孰料刚到番禺门前,突然就绕路佛山而去。不少市民调侃道,台风离南沙天后宫不足3公里时,突然转向按妈祖手指方向左转,这可能导致广州历史上最大的风灾,竟然化解。


  有人认为广州有一条地质龙脉,北端始发于从化的天堂顶,此后向西南方延伸,沿增城的大尖山、白水寨、银龙顶、凤凰山,至增城的玉枕,经过从化大金山、分水、田心,以及萝岗的九龙、白云区帽峰山、天河区龙眼洞,再到白云山、越秀山。直到羊城三石之首海珠石处入珠江,珠江航道环绕海珠岛,再拐道东南向朝*埔、莲花山,以及南沙的大小虎山、*山鲁,直至龙穴岛入南海的伶仃洋。整条地质龙脉的南北两段,穿越广州十一区。这条地质龙脉的形态:北段形态似飞剑般朝古羊城直飞而来,称之为来龙;南段形态突变、方向突变,似急流旋转潜入江底,并顺江水悠然婉曲回海,称作回龙。


  龙脉北部森林地带释放的负氧离子以及龙脉南部珠江地带释放的负氧离子组成了龙脉上空负氧离子高密集带,由于地形北高南低,使得龙脉上空负氧离子高密集带向南流动。来自太平洋上空的台风,即太平洋上空热带气旋也携带有高密集的负氧离子,二者相遇,同电相斥,使得台风先导不是往东偏向就是往西偏向。因此台风先导进入不了广州境内,从而使得台风主旋流也进入不了广州境内。这有点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山竹这名,山本义有土


  我们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 


  台风的来历,有两类说法。一是转音说,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二是源地说,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很多台风都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的,所以称为台风。台风是音译词,英文中typhoon是根据中文粤语发音toifong音译至英文,再进入普通话词汇。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治人物。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命名表共有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


  山竹这名,山本义有土,所以风力会逐渐减弱,天佑广东;天佑中国。

原创不易谢谢鼓励

览胜斋风水国学学习班

心灵的沟通发现财富之机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