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 https://m.39.net/disease/a_u2vfmaz.html红楼十二钗诗词解读系列
(本篇大约共有13节左右)
秦可卿全文出场不超过十次,只活到了《红楼梦》第十三回,就魂归太虚了。但这个人物身上蕴含的信息极为丰富,甚至因为她过于高瞻远瞩,对她的出身令人产生疑问,而且秦可卿每次出场,都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本专辑就专为读者揭秘秦可卿身上的诸多谜团。
分析秦可卿与金陵十二钗其他诸钗有非常大的不同,首先秦可卿的判词和小说在情节上对秦可卿的描写完全不一致。作者曹雪芹在成书过程中对其进行过大篇幅的删改,将文本第十三回至少删掉了三分之一之多,通过脂砚斋的批语,我们知道删掉的部分包括:遗簪、更衣等天香楼事。可是没有改彻底,秦可卿的判词和判曲没有改,所以,我们读秦可卿这个人物,能感觉到前后的很多矛盾和出入。
一起看秦可卿的判词:
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情天”出自太虚幻境,幻境的匾额就叫做“孽海情天”。“幻情身”是指秦可卿,秦可卿代表的是人世间风月之情,是风月之情的化身。同样,太虚幻境的警幻之妹也是风月之情的化身。警幻之妹可卿和宁国府少奶奶秦可卿本质上是一个人,是风月之情的代言人。贾宝玉的梦里可卿是秦可卿的幻象而已。
“情既相逢”是说人世间的风月之情相遇结果就是“淫”,不要说不肖子孙都出在荣国府(这里特指于国于家无望的贾宝玉)。实际上造孽的开端是在宁国府,宁国府作孽归结在一个“淫”字。是说秦可卿的堕落是从她和公公贾珍有情开始的。
既然结果是悬梁自尽,结合不论之恋,不难理解或许是丑事暴露,重压之下的秦可卿自感没法活下去,只有自杀了结。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是说秦可卿悬梁自尽。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是说秦可卿凭着自己的妩媚多情和容貌美丽,作风放荡,埋下了家族之败的根源。这里是说《红楼梦》的一个主题,就是贾府的不肖子孙多热衷于皮肤滥淫,是堕入了万劫不复的迷津。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礼记·学记》有“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意为:善于冶炼的人家,必定会教授子弟会做簸箕;会做弓箭的人家,一定教育子弟弄竹木、兽角等物。箕裘这里是说家族祖业基业,而贾敬,只顾自己做神仙,不教育子孙,不承担家族责任,放任子孙胡作非为,话说“子不教父之过”,贾敬要承担不教之过。
宿孽总因情!祸根就是一个“情”字,当然,这个情是贾珍和秦可卿的孽情。
秦可卿有着最顶级的美丽。《红楼梦》两大女主人公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的美。一个似水中芙蓉,清雅、高贵;一个如牡丹国色天香。可是秦可卿却能兼二美于一身,原文写道:
其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又如黛玉。
秦可卿拥有脱俗的气质,完善的人格,美好的性格和顶级的女性魅力,说她: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平和。秦可卿死的太早,否则对这样一个甚至能盖过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完美人物,还真是不好详实下笔。
(本文未完,稍后更新第2节)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