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最后一公里”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务实之举。泗县屏山镇结合实际,以志愿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创建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线上线下联动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做到有机制、有阵地、有队伍、有课程、有步骤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让屏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焕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资源整合,打造实践平台。立足屏山镇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志愿队伍,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目前,屏山镇共有各领域志愿者余人,志愿服务队伍50支。今年以来,开展文化汇演、防灾减灾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义务植树、环境卫生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余次。群众导向,创新活动形式。该镇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服务平台,开办讲堂、走访入户,给村民讲理论、讲法制、讲文化等活动,通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党的理论和政策传达给基层群众,让群众有参与感、认同感,不断增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线上线下,实现示范引领。该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作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加强改进全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把文明实践活动“搬到”网上,推动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全面开花,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杨秋秋郭维伟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