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中,一条丝带般的公路蜿蜒盘旋在山间,远远望去,这条公路就像挂在悬崖上,于是人们称它为“壁挂公路”。
这条“壁挂公路”,属于恩施双木公路(双河至木栗园)的一段,最险的一段长约4.4公里,海拔落差多米,由在峭壁上人工炸出来的7个Z字形达坂和另外13个回头线组成,仿佛“从天而降”。
“死亡公路”变成景观大道
▼
当地人以前都将这段路称为“天路”,也是湖北“乡村公路第一险”。
“壁挂公路”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以工代赈”修建,那时没有大型机械,整条路都是靠人工完成,在使用炸药后,全由当地村民人工将山路平整,施工难度特别大。
前几年,为了保证群众安全出行,才为公路安装了钢质防护栏,大大增强的公路的驾驶安全性。
在没有硬化和加装防护栏前,这一段4.4公里的“壁挂公路”经常出车祸,而在这段路上,一旦出车祸,就是车毁人亡。
在当地村民口中,这段路曾经是一条“死亡公路”,就连当地司机开车经过,也要小心翼翼,降低车速。
好在现在有了防护措施,这段路已经成了一条让人赏心悦目的“景观路”,经过这里的人,常常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或者相机拍照,拍下壁挂公路的壮观美景。
年8月,来自全国的爱好者,组织辆小车集体穿越双木壁挂公路
4.4公里的路,是仙境也是险境
▼
传说中的“死亡之路”依峭壁“扯根坡”而建,当年都是靠炸药在峭壁上炸,然后靠人工铺平的方式修出来的。看这超过70度的陡坡,当时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条路不仅坡陡弯急,最重要的是还特别窄。仅是开车下去就已经很不容易,还要时时提防对面来车,很多窄路段根本没法错车。而且下雨之后还会有塌方……总之就是危险重重,超级刺激,没点胆量的人,还是别来了!
行致山腰,俯瞰整个山间,茂密的植被,山坳间的木屋,层层叠叠的梯田尽在眼前,伸手是丝丝缕缕凉风从指间划过,抬眼是云彩飘在眼前。
险路到了尽头,是在悬崖底部的木栗村,村子后面还是一片比较原生态的乡间田园风光。
推荐自驾线路
鹤峰—壁挂公路—雕崖—屏山躲避峡—恩施大峡谷
屏山躲避峡,中国的仙本那
▼
水清澈见底,空气清新,船行上面如像在天空飘荡...这不是马来西亚的仙本那,是鹤峰屏山躲避峡。
这里让世人瞩目的正是那一汪清澈如镜的河水,如同碧玉翡翠,又如同镜中画卷,美到窒息。
来到这里就像来到了另一个仙境,可以体验到世外桃源的幽静!
屏山大峡谷,距离鹤峰县城约11公里,交通不便造就了这里人迹罕至。但也正因如此,较少的游客让这里多了一份世外桃源之意,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模样。
弥勒
沿溪塑行,躲避峡谷深达百余丈,宽不足六七丈,全长18公里,峡谷两岸皆为斧斫刀劈般的百丈绝壁。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
雕崖,绝壁天路
▼
雕崖不是崖,也不是山,它是雄壮的路。葱郁苍翠,云叠雾缭,飞瀑流泉,大气磅礴;一条天路穿壁而过,绝对的壮观景象。
苍翠的山风中,一段低沉而雄壮的男中音叩击双膜,穿透单胸,直抵魂灵——雄壮的雕崖刻录山路的唱片,一段“敢叫日月换新篇”的悲壮与豪迈延绵不绝。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雕崖:一根根晃荡的绳索,一个个狭窄的竹篮,一位位击打铁锤钢钎的山民……劳动的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山峡,惊飞雀鸟。
顽强的铁锤一锤一锤打进绝壁,壮志凌云的山民硬是雕出了这条通畅的大路。为了铭刻雕的艰难与无畏,这段路,名为“雕崖”。
崖下碧波泛泛,轻舟缓缓,山歌悠扬;崖间轻纱舒缓,车马畅行,茶药留香;晴日霞光万道;山雨朦胧下,又是一番蓬莱仙境。
恩施大峡谷,地球亿万年塑造的神奇褶皱
▼
恩施大峡谷,地球亿万年塑造的神奇褶皱,犹如一条深邃的“疤痕”横贯在硒都大地。
在这里几乎能找到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包括绝壁、峰柱、天坑、地缝、溶洞、天生桥、暗河、竖井、石林、峰丛、悬谷等,构成罕见的立体性溶岩地貌。
春有百里绝壁之下,树木葱郁,衬托着绝壁的荒凉,落差之美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夏天的恩施大峡谷,最美是水,千丈瀑布、暗河、清江、山泉,点缀在青山之下,幽谷之中,格外清凉之外,更添了一分灵动与生机。
秋是一种磅礴之美,满山漫谷的金黄色,让初到这里的人,不由自主想到生命的热烈。
冬天的大峡谷,有一种苍凉的意境。雪后大地银装素裹,绝壁、深谷、丘陵、独峰在白雪的装点之下,更是显得秀丽妩媚。
窄窄的栈道,挂在半山之上,深沟野壑,让人战战兢兢。
所谓登高望远,美景总在艰难险阻的地方,大概说的就是这里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