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袭人嫁人之谜4最抬举她的王夫人,将她嫁给 [复制链接]

1#

第一节链接:袭人嫁人之谜1:她和宝玉云雨,却终嫁戏子,宝钗的作用很关键

第二节链接:袭人嫁人之谜2:她和宝玉关系亲密却遭厌弃,只因犯的错难被原谅

第三节链接:袭人嫁人之谜3:袭人对晴雯有多嫉妒?看看她说的这句话就知道了

第四个重要人物是王夫人

王夫人是袭人最大的靠山,她将袭人拱上她梦寐以求的位置,同时,袭人的结局,王夫人也应该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对于儿子贾宝玉,王夫人有两大心病:

一是儿子不入正途,不思进取,贾珠死后,宝玉是王夫人晚年唯一的指望,宝玉的前途就是王夫人的前途。

二是自己喜欢的宝钗,宝玉偏偏不喜欢,宝玉喜欢的是黛玉,而黛玉这款,恰恰是王夫人最不喜欢的类型。

这两大心病,王夫人显然都没有什么好办法,说束手无策也不夸张。问题是她很明白,自己改变不了宝玉,对于宝玉的诉求,因为有贾母和贾政在,无论她再难以接受,恐怕她也得照单全收。王夫人每念及此,怎么能不焦虑呢?

可是她欣喜地发现,袭人这个丫头竟然和她的心思一样,而且天天苦口婆心地劝宝玉,这下王夫人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的向袭人承诺:

“……我就把他(宝玉)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王夫人不愧是文盲糊涂虫,就凭袭人,一个打着自己小九九的文盲,想改变学富五车有着清晰价值观的宝玉,王夫人和袭人,不知是谁给她们的迷之自信。

袭人后来其实除了在宝玉面前碰钉子,她什么作用也起不到,就在她刚刚从王夫人处回来后,宝玉想探望黛玉,就怕她捣乱,专门把她支开,让晴雯替他办了。也就是说王夫人寄袭人于厚望之时,就是宝玉对袭人彻底失去信任之日。

有了王夫人的撑腰,袭人的胆儿肥多了,内心有了小小的膨胀,她对宝玉说:

“从此以后我就是太太的人了,我要走连你也不必告诉,只回了太太就走。”“难道(你)做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

曹雪芹曾有一句话评价袭人,说她跟着老太太时,眼里只有一个老太太,跟着宝玉时,眼里只有一个宝玉。这句话历来被作为袭人忠诚的证据。可是这个时候,她依然是跟着宝玉的,可是她忠诚的是王夫人,原因很简单,她认为太太是宝玉命运的主宰,而她袭人的荣华富贵,也是太太给的。这是典型的有奶就是娘,和忠诚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这个时候,袭人和王夫人,包括宝钗,她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更重要的,她们有共同的对手,就是贾母、黛玉,还包括晴雯这样的人。

可是后来,晴雯死了,黛玉死了,贾母死了,宝玉宝钗成婚。格局彻底变了,规劝宝玉,要说理论联系实际,那是人家宝钗的强项,写篇博士论文都没问题,人家宝钗弹一下小手指头,袭人能不能听得懂都成问题。

金玉良缘成真后,袭人其人,无论是对宝钗还是对王夫人,其实都已经失去了价值。可是袭人已经被王夫人捧得心气高了,二宝成婚后,袭人不是助力,其实她成了事实上的麻烦,宝玉还不待见她。

到了抄家前夕,贾府经济危机加剧,遣散打发众多的仆从是一定的,袭人是事实上的姨娘,宝玉宝钗对她都不感冒,她的存在当然很尴尬,也许王夫人对她会有一丝丝歉疚,没有直接打发她,而是让她从荣国府出嫁。至于接盘的人选,正经人家谁会要一个当过姨娘的女子呢,蒋玉菡这样没有丝毫社会地位的人算是个选择。也算是对她的将来有了交代。

“好歹留着麝月!”通过脂砚斋批语,我们知道这是袭人离开荣国府,对宝玉说的最后一句话。这话里,透着自己的无奈、不舍和落寞。也透出了荣国府对她没有一丝挽留。

贾府获罪被抄,宝玉出家之前,的确是麝月陪伴到宝玉最后,证明对于袭人的这句嘱托,宝玉是遵从了的,二人一路走来,点滴都成感慨,宝玉对袭人这位姐姐、性伴侣和一心要改造他而无果的女子,心情必定是复杂的,或许也还存着一点点的情意吧!

全文完。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